第二十章 沾沾老太太喜气(4/6)
、西安提督哈国兴为一路。
另由侍郎刘秉恬驻美诺,督理粮运,处置降番。
只三路大军进军之后却迟迟不能破敌,都不能突破大金川番兵依险构筑的防线,每日所耗钱粮物资却是天文数字,堪比第一次平叛所需。
因此前线终于传来捷报,又值太后八十大寿前夕,乾隆自是为之欢喜,准备好生奖赏有功将士。
“有功将士赏赐,阵亡官兵抚恤,户部都要优先。另外前线所需钱粮各项用物,也绝不能拖延。”
英廉忙道:“主子,前线之事奴才绝不敢怠慢,只是,”
顿在那,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
“只是什么?”
乾隆似乎意识到英廉想说什么,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
果然,英廉迟疑下,如实奏称今国库存银不到年入一半,前线各项开支却要大几百万两,现在又要为太后八十大寿筹办,初步估计下来须用银一千余万两,故而户部这边实是有些棘手,不知这钱从哪筹措。
乾隆“噢”了一声,却是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但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
李玉瞄了眼英廉,将脸微微垂下。
就在乾隆以为英廉是来叫苦时,却听那英廉又道:“奴才以为别的事都能耽搁,然太后大寿万不能有所瑕疵,故奴才寻思是不是可以开大捐?”
“开大捐?”
乾隆板着的脸一下舒缓下来,不加思索便道:“知道了,这事回头叫军机处协吏部商办便是,总不能叫你户部这个临时管事的真无银可用。”
“奴才谢主子体谅!”
英廉心头一松,却没有告退,而是道:“奴才还有一事启奏主子!”
乾隆问:“何事?”
“主子传旨国史馆修定贰臣传记以为教化世人,奴才深以为然...然奴才认为除修贰臣名录外,另可为明季殉节诸臣修书,使之义烈风示未来。如史可法、黄道周、卢象升、孙承宗等皆要加以表彰,如此方显我大清气度,显主子胸怀。”
英廉所说正是昨天其孙女婿和珅给的建议,当时英廉就觉得这个主意好,因为很合皇帝提倡忠君的初衷。
乾隆听后,真是点头道:“此是好事,朕准了,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