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大人,得加钱> 第六百一十二章 竖子,焉敢污我清白!(2/5)

第六百一十二章 竖子,焉敢污我清白!(2/5)

!”

    栓柱看了眼正拿着少爷锄头在干活的赖秀才,微笑点头。

    此人是他亲手发掘的人材,未入贾办油印处前是个说书的,鬼故事讲的挺好。

    再看其他人稿件,也都写的不错,基本符合报道三要素。

    就是真实,真实,再真实。

    “就这么着吧,回头一批批的刊登,你再辛苦一下写些编后语,不要太过于突出我,主要是让百姓知道农时的重要,另外就是让各级官员晓得我对农业的重视...”

    简短指示后,贾六问栓柱布政使老杨对于“县县通”工程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所谓“县县通”,是贾六在出巡途中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各县除了与府里有官方道路(驿道)外,与周边地区的道路建设都不太重视,除个别地区是石板青砖路外,多是从前的老路,不仅残破不堪,很多地方还是那种只能走单辆马车的小路。【1】

    【6】

    【6】

    【小】

    【说】

    乡村之间除了大一点的镇子有青砖路基,几乎清一色水泥路。

    就是不下雨漫天扬灰,一下雨就膝盖深的“水泥路”。

    这个现象不是直隶一省独有,而是全国各省都差不多。

    想要富,先修路。

    为此,贾六准备主抓一下道路建设工程。

    这个可不是单单的政绩工程,是实际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也是直隶工业化的基础。

    没有路,矿产运不出来,货物运不出来,北洋通商的事怎么搞?

    任何时代,搞活经济的前提就是得有路。

    所以贾六特意给老杨写了一封信,提出拟在直隶修两条南北、东西向的主干道,另外在全省范围建设县县通工程,就是拓宽县与县之间的道路。

    南北向指由直隶最南边大名府的东明县到最北端的多伦厅,全长近千里。

    东西向指正定府阜平县到天津塘沽口,全长五百多里。

    既是主干道,当然就得宽,所以必须是对向六车道,以满足日后大宗货物运输。

    历朝历代,修路都是大事,有修一里路死多少人的说法。

    原因是修路纯靠人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