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六百五十九章 有没有可能,还是东胡王?(3/6)

第六百五十九章 有没有可能,还是东胡王?(3/6)

这些都不是问题,中原曾经也不是沃土,经过祖祖辈辈开发治理,才成为了沃土。人定胜天的前提是得有人,有足够多的人。开发东北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那都得论代的,而且是好几代人不断努力才行。问题是赵国现在没人。吞并燕国之后,赵国人口也只是刚刚过千万而已。这点人口也就勉强维持现在的领土,哪有多余的人口去开发东北。因此赵括即便知道东北有一大块好地方,也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不仅东北,漠南东部,也就是后世内蒙古东部几个盟,也都是可以种地的。后世内蒙古粮食产量比江苏、河北这些产粮大省还高,不过内蒙古的主要产粮是玉米,赵国没有玉米,只能种一点大豆,留着冬天喂牲口,真正开发成农田是做不到的,还是因为人手不够。如果赵国有足够的人手,那也肯定选择东北,不会去漠南种地。现在……东北和漠南,赵国都只能看着……唯一伸手能够够着,并且有能力有人手开发的只有辽河平原。辽河平原有大片的沼泽地和盐碱地,不过这没啥,有水就能种地,管你是沼泽地还是盐碱地,赵国都能改造,让你变成良田。这年头北方是不缺水的。水利建设好,辽河平原不仅可以种植小麦,粟,大豆,黍,还能种植水稻,后世辽河平原可是辽宁最主要的水稻产地。因此赵国打算在燕国的基础上,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开发辽河平原,将辽河平原打造成赵国核心区域之一。众人再次对视了一眼,心里深深叹了一口气,又要抽调人手了。说实话,赵国之前是没想到李牧能够这么快把燕国打下来的,也就没有准备人手,绝大部分水利专家都还在河套挖河呢。想要开发辽河平原,除了水利专家,还需要农家的帮助。但农家除了几个老头在学院,剩下的全国各地都有,总不能把老头送过去吧,一路舟车劳顿,要是把人给颠没了,赵国上下得后悔死。今年年初,农家培育出了优质水稻,亩产比之前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再加上插秧的普及,亩产比之前提高了接近一半。上个月,天仓氏新培育出来的小麦,亩产比以前也提高了三成多。赵括高兴的给几个老头每个人都封了侯,还赐了封地。对于赵国,乃至以后所有王朝而言,这可比战场上打赢几场战争重要多了。有了农家的不断进步,赵国才有足够的底气。农家的几个老头可是赵括的老北鼻,见到都要主动弯腰行礼的存在。「大王,我赵国水利大师都在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