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四百四十章 楚王的动作(2/3)

第四百四十章 楚王的动作(2/3)

想一直隐藏下去的,到了晚年再广收弟子,着书立说,现在被虞信捅了出来,已经没办法继续隐藏了。“所有的天赋本质上都是基于拥有者自身的。”虞信拱手说道,天赋本质就是人的知识、阅历、精神的升华,不懂的地方有了天赋肯定依然不懂,“大王,这其实影响不大,因为荀子懂得非常多。”本身儒家的东西就很杂,荀子学的更杂,虽然有些东西他只是知道理论,并没有实践过,不过这已经足够了,又不用让他亲自去做。】赵括笑着看着荀子。到了这个程度,荀子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像以前一样推脱了,除非他想离开赵国。但赵括待他甚厚,虽然没有按照他的主张治国,也给了他足够的尊重,还任命他为邯郸学院的祭酒,掌管全国的教育。再加上他本身就是赵国人,过去离开家乡只是迫不得已。如果有选择,谁愿意漂泊在外?“如果一直隐藏下去,或许我自己也不会甘心吧。”荀子心中叹了一口气,俯身一礼,“不知大王具体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分别需要多少人?”“数学相关的顶级人才,越多越好。”赵括说道,数学是所有工科的基础,无论是水利、修路、建桥、造船都需要数学的支撑。赵国想要建造跨河大桥,或者是难度比较高的官道,必须有数学家在旁边支持,而且必须是顶级的数学家,一般的那种根本没用。“其他人才也需要,特别是各种类型的工匠。三百五百不嫌少,一千两千不嫌多。”即便荀子真的能找到这么多人才,也要先培养才行,天赋虽然会带来巨大的优势,但并不能说明一切,主要还是看以后。“这……人数恐怕有些多。”荀子为难的说道,即便是不依靠天赋,他也能将一个人的资质看的七七八八,但是真要确定未来适合培养的方向,必须开启天赋才能做到。如果长时间开启天赋,对他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少一点也没关系,荀卿尽力就好。”赵括挥手说道。“臣明白了。”荀子拱手说道。“对了,我们军中还有多少套退下来的旧装备?”赵括终于想到自己过来是做什么的了。“禀大王,还有一万多,不到两万的皮甲,长枪、长矛还有五万左右,虽然枪杆和矛杆坏了,不过枪头、矛头都是好的,换个杆就能用。”乐毅说道。至于铁甲,在任何国家都是好东西,除非损坏到无药可救的程度,否则赵国还没奢侈到把铁甲退下来。不过按照赵国现在冶铁速度,要不了多久那些陈旧的铁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