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文艺青年(3/3)
是一篇较长的诗歌,跟她那篇用词反复斟酌,显得生涩的诗歌完全是两种风格,每个篇章都简朴而整齐,文字中带着凄美和淡淡的伤感。全篇没有特别的隐喻,但每句话每个字都蕴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全篇读下来令人动容,倍感遗憾。“卡佩先生,不如把你这篇就交上去吧,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作品。”魏玛小姐沉默了一下,将这篇诗歌轮流交给其他几人观赏。“咦,这是你写的?”“很不错的作品,甚至不亚于很多成名已久的诗人。”“我猜这首诗对在场不少人的轰动一定不亚于电灯。”在看过之后无论是公子哥戴维,还是史学少女贝拉,在快速浏览过这篇作品后,自小培养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同时意识到这是篇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克兰和戴维更觉得遗憾的是,如果这篇拿给他们,这会儿大概都勾搭上文学系的少女了。这样的作品用来比赛,实在令他们觉得很遗憾。经过几人的一致商量和比较,最终还是由魏玛小姐将她和凃夫这两篇诗歌递交上主办方的老师。“你好,我们是密大人文社科学院的学生,这是我们小组要递交的作品。”“密大的人文社科院?”接手的老师轻松笑了笑,这个项目主要是两校人文社科院之间的比拼,恰好两家高校这方面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专业,比试起来倒也有趣。他随手瞄了眼题目,其中一首是名为艾琳娜·魏玛的《一滴泪》。这首的诗歌先不谈质量怎么样,光是魏玛这个姓氏就足以值得拿满分。于是他将目光瞥向另一首,那是首标题很长的名字,题目简朴又意味十足的诗歌作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凃夫·卡佩。------题外话------ps:大家猜到这首了吗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