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3/6)

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3/6)

表示出了深深的不屑。 不这么玩儿怎么赚钱? 别看这些小作坊泛滥,实际上都是被逼出来的。神罗占据了非洲大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土地,却只有不到一千六万人口,地广人稀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人少就甭指望交通会好,尽管维也纳政府也在非洲大陆修了几条铁路,但这只是主干线,绝大部分的贵族领地都没有被覆盖到。 铁路不通、公路同样没有完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牛车、驴车、还有骆驼,汽车只有最先开发的地区才有。 像奥特莱斯这种内陆领地,所有的大型机械设备,都是先拆散成零件,运进来过后再重新进行组装的。 在这种背景下,不玩儿分散式的小作坊加工,难不成还指望着把粮食全部运到一起加工? 至于小作坊发展的问题,等道路畅通过后,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迟。反正凭借土地多的优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小作坊都是有竞争力的。 看国际市场就知道了,欧洲百分之三十的肉制品,都是来自非洲。酒精更是占据了百分之四十三的市场份额,啤酒产能世界第一…… 原本的限制粮食出口条件,不仅没有制约非洲经济的发展,反倒是促进了产业升级。 从原粮出口到小作坊加工,也是一大进步。别看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很多年,但生产模式仍然以小作坊为主。 大工厂经济模式,只有少数国家才存在。仅仅只是“存在”,一直到大垄断时代降临前,百八十人的作坊式工厂都是主流。 …… 宴会结束已经是傍晚,回到了分配的八人宿舍中,因为语言匮乏的关系,众人只是打个招呼就各自入睡。 为了方便管理,派遣的劳工都是打散分配的,眼前的宿舍的八人,就分别来自八个国家。 在这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世界,纵使同一个国家也有多种语言,来自八个国家的劳工自然是语言不通了。 尽管在来的路上,已经接受了语言教育,但是天赋这玩意儿真没办法勉强。 绝大部分人,在一个多月的语言学习中,都只是掌握了简单的日常用语。某些木鱼疙瘩,更是只学会了“你好”、“吃饭”、“睡觉”、“干活”等有限词汇。 打个招呼还行,想要用奥语深入交流,估计也就来自瑞士、比利时的劳工能够勉强做到。 问题是自由交流,光自己会奥语不行,还必须要别人也会。当然,如果同时会其它语言一样可以,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