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百一十章、新维也纳体系(1/3)

第三百一十章、新维也纳体系(1/3)

事情的发展往往都有两面性,在经济危机肆掠欧洲大陆引发局势动荡的同时,也加快了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里昂的枪声响起,法国政府就陷入了内交外困中;意大利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是令牛逼哄哄的大法兰西帝国陷入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为了改变自身所处的不利政治外交局面,法国人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局势,巴黎政府不得不在裁军问题上做出让步。 没有法国人的阻扰,接下来裁军会议,进展的格外顺利。 1882年1月21日,英法俄奥等15个欧洲国家签订了《限制陆军军备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各国陆军规模如下: 俄罗斯帝国50万; 奥地利48.6万; 法兰西38.2万; 西班牙24.6万; 德意志联邦帝国15.6万; 不列颠11.6万; 北欧联邦9.8万; 比利时4.8万; 荷兰3.3万; 瑞士3.2万; 葡萄牙2.8万; 普鲁士2.8万; 希腊1.8万; 黑山0.36万; …… 总体上来说,这份军备条约还是根据各国综合实力,兼顾区域军事平衡搞出来的。 普鲁士王国的份额低,那是柏林政府穷,养不起太多的军队。 早在半年前,柏林政府就已经开始策划裁军了,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办法说服军方同意。 好不容易赶上了限制军备条约,政府自然不会替军方争取配额。 国际条约签订,造成了既定事实,普鲁士军方再强势也必须要遵守,战败的普鲁士没有资格闹幺蛾子。 限制军备条约签订,飘荡在欧洲大陆上战争阴影一下子消失了。至少在接下来的十年,大家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限制了陆军数量,大国的优势虽然依旧明显,但在各国的相互牵制下,却丧失了吞并小国的能力。 没错,主要针对的就是法兰西。裁军完成后,法国人的兵力保护自身安全尚可,想要继续扩张就不够用了。 明知道被针对了,法国人也只能接受。这个时候,拿破仑四世不得不收敛野心,以避免遭到内外夹击。 军备条约限制的只是欧陆本土,海外殖民地军队被大家默契的忽略了。这不是为了留后门,而是现实需要。 被忽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维护殖民体系的现实需要,没有足够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 其次、大部分殖民地军队战斗力都有限,不受大家的重视; 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