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百零五章、挤兑法郎(2/4)

第三百零五章、挤兑法郎(2/4)

大,黄金产量却又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发行法郎的储备金一直都不足,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安全隐患。 最近这些年,国际游资就时常光顾。只是规模都不怎么大,就算是有所斩获,也撼动不了法郎的地位。 利益动人心,投机者尝到了甜头后,自然想要赚去更大的利益。 这次英奥资本联手,看似是弗朗茨在暗中推动,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引子。就算是没有这个引子,还是早晚会发生。 当然,这个引子还是很重要的,没有政府的参合,资本家们就算是行动,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 本质上来说,法国人遭到英奥打压,还是因为动了两国的奶酪。 巴黎政府的非洲开发计划太招人恨。最近这些年法兰西的纺织业发展迅速,已经抢占了英国人的不少市场。 本来就让英国人肉疼了,非洲开发计划中又把棉花种植放在了第一位,这让约翰牛如何能忍? 在种植棉花的同时,法国人的非洲开发计划中,还准备在北非地区推广新农业技术,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这又动了奥地利的奶酪。 这种背景下,要是不遭到英奥两国的打压,才有问题。 相比之下,争夺法郎的国际市场份额,还算是次要的,主要是金融界人士感兴趣。 停顿了刹那功夫后,弗朗茨又补充道:“计划进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想退出就能够退出的了。 金融上的事情,我不怎么懂,就交给转业的人去负责。 眼下还是按照计划,加大对法兰西的倾销力度,尽可能消耗他们的外汇储备。” …… 该来的还是会来,受柏林政府特殊政策的影响,1881年11月11日,柏林证券交易所刚开盘就一泻千里。 腰斩算是表现好的,很多股票都只剩下两三折,部分股票的市值,甚至还不到原来的百分之十。 某些企业的净资产,都比市值高几倍,典型的市值倒挂。 这都是正常现象,资产不等于现金。股灾期间,资产缩水是必然的。为了筹集资金度过难关,挥泪大甩卖的不要太多。 随着自由贸易的展开,各国经济联系的越来越紧密。普鲁士爆发股灾,别的国家也不要想独善其身。 最先受到冲击的自然是法兰克福和伦敦。前者坚守不到三天,就全线崩溃;后者也就支持不到五天,就步了后尘。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股灾很快就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各国的股市都是哀嚎声一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