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两百四十四章、操心(2/4)

第两百四十四章、操心(2/4)

杀,为什么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呢?” 有些心虚的弗朗茨,翻了翻白眼,面不改色的回答道:“因为我们要养你们啊!” “这个世界就这么大,大自然的馈赠无法满足全人类的需求,为了生存大家只能去争、去夺。 普俄战争就是矛盾升华的结果,谁也无法做出让步,退让就意味着灾难。” 这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根据奥地利政府搜集到的资料分析,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当前全世界有70%的人都处于饥饿状态,也就是说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人吃不饱饭。 准不准确,这个问题没有必要争议。大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连维持生计都困难,这是社会现实。 不要说工业没有发展起来的地区,就连自诩文明世界的欧洲大陆,在3.2亿的总人口中贫困人口也超过2亿。 当然,相比其它地区,受殖民红利的影响,欧洲民众的日子还是要好很多,大部分人只要努力工作,都能勉强填饱肚子。 造成饥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统治阶级的剥削、区域粮食产能不足、殖民统治…… 全人类的饥饿问题,21世纪都没有能够解决,这个年代更加不可能解决。 能够做的也就是自扫门前雪,在发展国内的同时,再出去掠夺一把,基本上就可以让国民填饱肚子了。 如果说第一次普俄战争,还有面子之争、意气之争的成份;第二次普俄战争,就完全是生存空间之争。 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是利益,仇恨早就退到了次要地位。 沙皇政府想要恢复大国地位、冲出波罗的海、收回失地,就必须要击败普波联邦。 反之亦然,普波联邦想要更进一步,也只能向东扩张。 可以说从柏林政府决定弃海上陆后,战争就已经注定。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不成为殖民帝国,就只能向东边扩张。 西边的德意志联邦帝国实力虽然不咋地,可是人家地理位置特殊,西进相当于同时宣战英奥,或者说是宣战英法俄奥四国。 南边是实力更强的奥地利,北边是北欧联邦。从地理上来说,柏林政府也算是北进途中和俄国人对上的。 海伦皇后对政治不感兴趣,除非是必须,通常她都不会参合。在她看来,这些问题远没有早日抱孙子重要。 “你看着办吧,要是腓特烈埋怨,我就告诉他是你的意思。” 到底还是心疼儿子,海伦皇后不想腓特烈受委屈。普通人在欧洲血流成河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