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五十章 发展(3/5)

第五十章 发展(3/5)

资本家投资铁路的。垄断经营可以,这避免了市场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只要不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弗朗茨是不介意的垄断企业出现的。 如果因为运费过高,影响到了国内经济发展,那么制定规则的人同样也可以修改规则,比如:物价局铁路国迎… 这些不和谐的话题,奥地利政府是绝对不会告诉投资者们的,不然英国财团怎么被忽悠过来了呢? 美国人干过事情,弗朗茨也不介意效仿一次。不管那么多,先忽悠你把铁路修了再,等铁路修完了没有利用价值了,那么就可以考虑翻脸的问题了。 在弗朗茨看来,前世香港搞的公共设施项目,最高利润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五,就是一项好政策。 要是奥地利政府复制过来,民众们应该会非常的支持吧?至于铁路公司,百分之十五的利润同样可以让他们活的很滋润了。 投资者什么时候,能够收回建设成本,这个问题就不知道了。反正前面的投资者都赚到了,后面的接盘侠从来都是倒霉蛋。 铁路的发展,自然刺激到了钢铁产业,一家家钢铁企业纷纷扩充产能,准备在接下来的盛宴中分到一杯羹。 为了有效的整合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1850年3月奥地利工业部下令,将7家国营钢铁企业合并为奥地利钢铁集团。 奥地利第一家年产原钢一点二万吨产铁十般四万吨的巨无霸钢铁企业诞生了。艺术加工一下,就是年产钢铁二十万吨,世界第一钢铁集团就这么诞生了。 是不是真的世界第一钢铁集团,这个问题还有待考证,不过成为奥地利第一钢铁企业是不争的事实,整个奥地利帝国一半的钢铁产能就在这家集团。 这个年代,全世界钢铁产量超过十万吨的国家,都只有个位数,超过百万吨的国家就英国人。 如果不是大家都停留在这个水平,奥地利的媒体也不敢吹这个牛逼,总的来这个时代的新闻人还是有节操的。 合并过后,这几家钢铁厂就开始分工了,根据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产能。 简单的,就是根据铁矿的品质,适合炼钢的那就全部用来炼钢,适合炼铁的就拿去炼铁,不要再搞混合生产模式了。 最核心的还是把几家企业的核心技术汇集在一起,各取所长利用到工业生产郑同时组建了一个冶炼技术研发部,推动技术革新。 按照计划,1851年奥地利钢铁集团的产能会提高到2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