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3/4)

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3/4)

,弗朗茨也不介意。这个补贴又不是长期的,仅限于一段时间。 想了想后弗朗茨说:“发放补贴没有问题,这个补贴标准、还有时间,内阁尽快确定下来。” 本来弗朗茨是准备发面粉的,经济又实惠。每个月补助20㎏,一直发放5年,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从成本上来说,直接发放面粉却是最廉价。作为粮食主产国,奥地利国内的粮价一直都不高。 如果由政府统一供应面粉,每人每月补助20㎏,这个成本可以控制在25先令以内,每年每人的补贴不超过3神盾。 神盾的购买力就是这么强,1神盾约合3.66克黄金,要是购买力不强才有问题。这还是化肥没有诞生,不然粮食价格还没这么高。 按这个数字计算,五年的育儿补贴金也就15神盾。用15神盾增加一个人口,怎么看都非常的划算。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么干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比如说:市场上的面粉价格会受到冲击。 20千克面粉加上配料做成的面包,都够一对夫妻食用一个月了,大家又不是光吃面包。 既然够吃了,自然不需要再购买。卖面粉的生意减少了,卖面包的生意也缩水了。 不要看这似乎不起眼,但是市场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变动还会牵扯到其它行业,最后会引发什么后果,弗朗茨也不确定。 冒然打破经济循环体系,对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本来是为了省钱,结果财政支出是节省了,财政收入也随之减少了。 这笔账必须要算仔细,弗朗茨自然不会想当然的做出决定。万一由此导致税收减少数额,还超过了节省的开销,岂不是亏大发了? 财政大臣卡尔提议道:“陛下,具体的政策最好还是由地方政府制定,我们只要加以引导就够了。 各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不能够统一标准。比如说:在维也纳我们就不能奖励住房,不然城市人口要不了几年就爆炸了。” 很快弗朗茨就反应了过来,确实不能够一刀切。这些措施只能够当参考,殖民地能够提供的条件,本土很多地方都是做不到的。 以维也纳为例,要是效仿新布鲁克,最大的问题不是城市人口爆炸,而是政府财政破产。 除非弗朗茨这个大地主,无限量放地,把房价打压下去。不然按照目前的价格,每平米都超过20神盾,40平米就是800神盾,维也纳政府想不破产都难。 打压房价是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