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十六章、棉花危机(2/4)

第十六章、棉花危机(2/4)

坚决不背这口黑锅。 首先被批判的自然是埃及政府,主流舆论认为是埃及政府没有履行责任,要付主要责任。 其次才是运河公司监管不力,这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上市企业、跨国股份制公司出了问题,自然不关奥地利政府的事。如果小股东都需要为此负责,那么股民不都有责任么?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法国人还在犹豫中,没有给出明确态度。法国国内的舆论,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 大使馆传来消息,巴黎民众已经走上街头游行了,运河公司在巴黎的总部多次遭游行人群包围,已经无法正常办公。 我们的代表已经向运河公司董事会提议,搬迁总部到维也纳,保证办公可以正常进行,目前还在讨论中。” 搬迁总部的问题,弗朗茨没有怀疑。历史上被法国民众逼走的公司也不是一两家,企业无法正常进行办公,不搬家都不行。 作为一个投资人,弗朗茨也不希望法国政府认怂,干预运河公司的运营。 反正运河公司的名声,不在投资人的考虑范围之内。除非是有政府出面干预,不然运河管理层肯定要死扛到底。 现在的情况,怎么也比历史上好得多。大家都知道苏伊士运河是法奥两国联手的项目,只是民间报纸骂得凶,各国政府都没有发表意见。 政客们都不傻,现在是英法奥三国在进行政治博弈,表明态度就是在外交站队。 英国人确实很牛叉,可是在欧洲大陆上法奥两国话更加有分量,就算是英国人的小弟现在也知道沉默是金。 弗朗茨想了想:“这样吧,既然英国人先破坏了规矩,那就不用客气了。 找个机会,把我们搜集到的英国黑历史卖给运河公司。让我们在运河公司的人动手,推动这次反击。”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最有效的办法。这个年代的殖民帝国,谁也不比谁干净多少。 英国人可以揭露运河公司的黑历史,那么运河公司自然也可以曝光英国人的黑历史了。 反正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背后是法奥两国,和英国政府对上也就对上了,根本就不用怂。 当大家被拉到了同一水平,舆论忙了起来,也就不会继续盯着运河公司不放。 新闻只因为新,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等风波过去了,运河公司管理层再宣布改善劳工待遇,比如每天加一个土豆,再收买几家报纸洗洗也就白了。 这是策论问题,现在运河公司是万万不能认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