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基础研究,评院士?满心悲愤的许杰:我没看懂!(2/7)
“还好!”灵感值提升的数值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大概只有五十点左右,但也是在意料之中的。王浩对报告还是很期待的,主要是因为听报告的人会很多,他是通过视频通讯的方式进行报告,还有网络直播进行实时播放。其他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来看报告内容。之前有一定的媒体宣传,国内观看人数就超过五十万人,只不过后来人数越来越少,因为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听得懂。但即便只有一万人,也是课堂上不能相比的。只可惜,灵感值并没有获得爆发式的提升,二十分钟近五十点的提升也很不错,但相对于人数来说就不算什么了。“类似的研究,普通人几乎不能带来灵感。”“能听懂就是基础的门槛,但大部分是听不懂的,所以面向普通人的直播并没有意义。”这是遗憾的地方。王浩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录制视频也不会有效果,因为灵感的反馈是即时性质的。”“但是,直播也会存在信号延迟的问题,那么会不会有一些人因为信号延迟,就导致反馈不及时?”“或者是因为距离太远,但是灵感是怎么传到脑海里的?”“……”当深入去思考系统有关的问题,就发现根本就无法用现有的科学来解释,大概也因为系统本身就‘不科学’,或者是远远超出现有的科学水平,只是一个判断正确方向的功能,就绝不是程序能够做出来的。“大概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王浩最终还是摇摇头,最少以现在的水平,根本不可能理解系统。他还是专注于研究。一次报告会获得了很多的灵感,也让他对于研究有了把握,感觉再进一步就能完成了。电磁力,广义上来说,包含的范围就太大了,比如,推力、拉力、支持力、弹力、摩擦力,等等。这些力看似和电磁力无关,实际上,全部都属于电磁力。电磁力描述的是分子、原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当物体相互接触的时候,原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就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形成了包括推力、拉力、支持力等一系列的力。但是,有关电磁力的研究是在‘狭义方向’上,也就是普通人常规理解的方向,包括电场、磁场、静电力等等。王浩的研究还无法覆盖太大范围,他暂时只是针对导体通电状态,内部微观形态进行研究,以此对于磁场受力进行一种新的解释。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同时,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会产生电势。这是高中物理的电磁场力知识。现在大多数基础的解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