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军工科技> 四千零二十四章 未来的舰艇或许能像人一样聪明(2/3)

四千零二十四章 未来的舰艇或许能像人一样聪明(2/3)


    接下来,我们进入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咱们先从最实际的问题聊起。



    吴总,浩宇工业的能量回收系统看似完美,但在高盐分、强腐蚀的海洋环境中,设备的维护周期能达到设计标准吗?”



    吴浩身体前倾,指尖轻轻叩击着膝头的平板电脑:“问得好。我们在亚丁湾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地测试,通过纳米级涂层技术,将核心部件的耐腐蚀性能提升了400%。



    不过...”他突然转头看向船舶动力专家徐明,说:“这还得感谢徐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循环冷却系统,解决了高温环境下的能耗损耗问题。”



    徐明推了推眼镜,笑着摆摆手说道:“别往我脸上贴金,要不是浩宇工业提供的超导材料,我们的冷却系统也发挥不出效果。



    这就像组装精密钟表,少了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行。”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一位学者举手提问:“请问两位,这种技术民用化的可能性有多大?咱们国家的远洋渔船队,远洋航运等等都需要降低运营成本。”



    吴浩与徐明对视一眼,吴浩接过话茬:“事实上,我们已经在研发民用版本。



    想象一下,未来的货轮能像鲸鱼一样,利用海水温差和洋流动能持续供电,成本能降低60%以上。”



    他的话引发台下一阵骚动,西方记者们急忙记录,而角落里的智库专家们开始低声估算数据。



    这时,无人机专家苏晓薇突然插话:“说到民用化,我想起个有趣的事。之前有外媒说我们的无人机是‘战争工具’,但就在上个月,我们的AI算法被用来监测海洋垃圾带,效率比传统方法快了十倍。”



    她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无人机群如银色鱼群般掠过海面,精准定位漂浮垃圾,“所以技术本身没有善恶,关键看如何使用。”



    军方领导放下手中的记事本,神色严肃说道:“从实战角度,我更关心这些技术的协同作战能力。



    比如激光炮和无人机群,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无缝配合?”



    吴浩滑动平板电脑,全息投影中浮现出复杂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