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宗教改革,是降低赎罪的价格(5/6)
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可以说,几乎所有能够广泛流行的宗教,都进入了一个在教义精妙层面不断劣化、简化、易于传播化,从而换取更多信众的处境。
底层的信徒,根本无需了解真正的教义为何,他们便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新生,得到救赎。
而那些,依旧拉不下脸,不去放低“赎罪卷”门槛的教派,往往便轻易消失在历史中。
要知道,面对新教改革的时候,天主教也是主动进行了改革,从而顺应时代的变化。
只不过,虽然历史给了盖里斯以答案,但他对于这个方法,又非常、非常的顾忌。
毕竟:【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同时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没有人性世界中的人性,是没有灵魂处境里的灵魂。它是人民的鸦片。】
马对宗教的批判,并非是说宗教本身天然有害,而是批判宗教阻碍了人对残酷现实的认知,给冰冷的现实套上了块温暖的表皮。
使得那最终的善恶之争,始终都在被推迟、延后……
对于后人来说,他们如何想、如何做,盖里斯是管不到太多的。
但对于盖里斯本人而言,目的和手段,必须切割清楚。
盖里斯的目的,绝非是要去包装这个平均温度只有零下270.42摄氏度的宇宙,对于他来说,利用宗教这个工具,强有力的推动人类向宇宙走上几步,才是他的追求。
人是目的,而宗教是手段。
如果为了让教团延续,而去蒙蔽人本身,这便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还有什么意义呢?
失去了灵魂的躯壳,仅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因此,盖里斯不可能无底线的放低门槛,至少他不能。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考,盖里斯心中某些想法也渐渐凝实起来了。
盖里斯不希望他的教团成为麻醉现实的温床,而是希望它成为推动人类行动的火炬。
他的宗教不应该是“终点”,即人们抵达后便停滞不前,而应该是一个旅程的起点,让人们通过它不断向前。
这样,他既能利用宗教作为工具,也不会让宗教本身麻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