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仅此而已(2/3)
民知得太多,实不易统治,陛下当慎而重之。”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赵凌的做法,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此言与之前的西文彦等人说的如出一辙。到了他们这个地位,考虑的便是如何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且不说什么愚民/政策。知识壁垒,便是统治阶级,贵族阶级对底层百姓的限制。他们不能知得太多!赵凌也不禁沉默了,这些日子他也在想,他是否过于理想化了?封建王朝,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识字、明理,懂生产,懂一些简单的知识……尉缭继续说道:“若学识能提高地位,入主朝堂,陛下又让天下百姓都开始学诗书,谁人还会安心种地,安心从军?”饶是大秦有强制规定种地和服役,但如果百家齐鸣,各种学说流传于天下,而且学会这些学说都有可能入主朝堂,提升地位,这会成为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机会,他们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那些学说。赵凌和尉缭四目相对,如今章台宫仅他二人,赵凌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尉丞相,凭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只能种地?有些人生下来就该当皇帝?”“……”尉缭张了张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是皇帝啊!你说出这样的话,真的合适吗?如果换一个人说这样的话,尉缭上去直接将其处死。可说这话的人就是当今的秦武帝。你把我整不会了!赵凌却继续说道:“尉丞相当年为何又不种地?为何拜师鬼谷,又入兵家,学得满腹经纶和一身武艺?”尉缭可不仅仅是鬼谷传人,他还是兵家传人,他的权谋之术和军事上面的才干让赵凌都无比的佩服,他所著《尉缭子》与《孙子兵法》齐名,被列入《武经七书》。韩信如今在尉缭面前都得自称一声学生。尉缭不明白赵凌的意思。赵凌很清楚,无论是尉缭还是西文彦,他们的阶级意识都很清晰。庶民在他们眼中从来都只是工具。他们都乐意看到百姓富庶,百姓爱戴他们。他们也爱民,只不过他们的爱就像看待自己家的猫猫狗狗,看待为自己捕猎的猎犬。“朕开设学宫,让诸子百家传扬学说,是为了大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普通百姓学的东西,等《万民典》编撰完成,让他们学会相同的文字,让他们对大秦有归宿感。”“学宫教的东西,更多的是培养如何种植,制造更便捷的工具,还有医术,这些人学会了,再让他们传扬天下,这又有什么问题呢?”“只有这样,只要百姓过得更好,寒冬来临之际,他们能有一处庇护之所,春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