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清妖> 第4章 赵大人都感动了(1/5)

第4章 赵大人都感动了(1/5)

    让百姓叫好,做点百姓看得见的小事即可。就是一些简单的形式。越简单,越有效。无须宣传,只需让百姓看到就行。一个耳闻目睹,胜过千言万语。听粮道衙门的人说,道台大人打算下个月拿自己的俸禄组织民夫把附近一条有上百年历史的臭水沟整治一下。这条沟因为年久失修变成了一条臭气熏天的污水沟,夏天蚊蝇滋生,疾病蔓延,居民常年生活在污水中生病的人不少。由于沟两岸没有护栏,每年都有大量儿童掉进沟中溺亡的惨剧。若能整治重修,无疑是一桩造福百姓的大好事。消息一出,莫说集贤街的居民轰动,连带着整个江宁城都轰动了,当日就冲上江宁热搜榜第一,城中话题讨论度相当高。一些居民还特地跑到粮道衙门打听这事是真是假,粮道衙门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回答是真的。真是真的!因为这是赵安实际调研后作出的决定。要有好名声,光带人扫大街不行,还要干两桩实实在在替百姓造福的大事。也就是门面工程。没办法,赵安虽是主管漕粮的粮食厅长,但这个职务有个缺陷,就是不属于地方主官,所以无法干涉地方事务,管辖的只是和漕粮有关的业务机构,这就使他不能到百姓家走一走、看一看,从而制造更大的好官效应,更无法通过审案断案给自己塑造一个青天形象。大白话,由于职务的限制,导致赵安很多奥斯卡级别的演技无法发挥。既然没法偷鸡取巧,那就来点真家伙。把粮道衙门附近这条长达二三里的臭水沟整治一下,两岸弄个绿化带,整体花费不大,但效果却大。本质上跟让老丁弄水利工程一样,都是通过工程塑造能干、清廉、为民的好官形象。工程资金赵安自筹,不管筹多少俸禄肯定要是捐出来的。不仅他这个道台大人要主动捐,下面属吏也要捐。整个安徽粮食系统的官吏都要捐。不捐,就两停。停工作、停工资。赵安算了下,光一个粮食系统工作人员捐款就能解决一大半的工程款。别看他这粮道衙门工作人员才几十个,下面府州外派机构以及下设粮库、管理对象加一块,好几千人呢。一人捐五两,都有几万两可用。消息被证实后,好家伙,居民们纷纷赶往粮道衙门想近距离看看要为百姓做这么大好事的赵大人长啥样。可惜,赵大人实在是忙,没办法出来和百姓零距离接触,互动什么的,却是发话给门房不得阻止百姓围观衙门,甚至还贴出一张告示。这张告示也是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