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359章 宋应星(2/4)

第359章 宋应星(2/4)

彼此"沆瀣一气"的考官能够通过考生的字迹辨认其身。



    不过与往年的"旧律陈规"所不同,在紫禁城中的年轻天子在了解到这一特殊"机制"后,便乾纲独断的命令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亲自领着数十名自宫中"内书堂"读书的小内侍们,负责抄录考生试卷。



    此举虽是同样遭受到了朝中大臣的非议,但因为初衷也是为了防止舞弊,故而稍作讨论之后便予以通过。



    此次天启二年壬戌科的主考官为礼部尚书何宗彦,副考官则是由朱国祚担任。



    与在万历朝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何宗彦一般,这朱国祚也是泰昌皇帝在即位之后,便着手起复的老臣,甚至还在弥留之际,钦点朱国祚为"顾命大臣",用以日后辅导朱由校。



    但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朱国祚直到年关过后方才回京辅政,眼下暂代刑部的差事。



    尽管朱国祚年事已高,但其年轻时却是朝中少有的"主战派",在对待边镇纠纷和番邦蛮夷的事情上,态度十分强硬。



    万历二十年正月,当日本入侵朝鲜的消息传回大明之后,彼时尚为皇长子朱常洛身旁侍读的朱国祚便不顾个人位卑言轻,坚持对日本出兵。



    甚至在日本从朝鲜退兵之后,这朱国祚还想上奏万历皇帝,趁胜势顺海而下,肃清日本沿岸的"倭寇",乃至不折不扣的主战派。



    正是考虑到朱国祚的"过往功绩"以及在场中刚正不阿的立场,朱由校方才令其担任此次会试的"副考官",借此提高何宗彦和朱国祚二人在朝中的地位。



    ...



    贡院幽静的正堂中,数十名成熟干练的官员分别落座,一脸认真的批阅着手中刚刚由宫中内侍抄录而来的试卷。



    今年会试的考题还是与"强国和治理民生"有关,他们心中早已有了一套标准答案,手中朱笔每一次落下,便间接决定了一位士子的命运。



    窸窸窣窣的试卷翻阅声中,坐在正堂角落处的一名官员脸色不断变幻,似是对眼前的试卷难以抉择。



    这考生应当是农户出身,或者家中以务农为生,对于农业生产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