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隼了(3/4)
只是想着以后挣到工钱,自己买了吃。县城的人吃得多好啊,住的也好,还不用辛苦种地,也不用进山冒着生命危险打猎。小刘猎户一直希望某天能在县城谋个差事,和一家老小居住在县城里。如今,只能换个梦想了。“麻团儿”这个名字,藏着他朴素而执着的向往。不过“麻团儿”现在出去觅食了,还没回来。小刘猎户看看周围,不远处堆积着石材木料,上面站着一只乌鸦。不知道是在这里歇息,还是好奇观察人类活动。附近室外没有其他人,若是有,肯定会将这只乌鸦赶跑。小刘猎户很信神鬼那些,但或许是对飞禽比较熟悉,对待乌鸦没有村人那么敏感。“那边有一只乌鸦。”小刘猎户观察着温故对乌鸦的态度,有些文人很讨厌乌鸦的。不过温故并未表现出反感,而是接着小刘的话:“我游学时,听说过一件关于乌鸦的小事。”温故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小刘猎户激动得连连点头:“对对!它们能利用工具,其实非常聪明!比许多鹰隼都要聪明!“我小时候不懂,还问我爹为什么不多训一些这样的鸟。后来才知道,因为忌讳。”温故理解。“我……游学时听闻,很久很久以前,乌鸦是有正面象征意义的,只是后来战乱和灾祸,亡者众多,乌鸦又有食腐性,就是吃腐肉,所以常在那些地方看到乌鸦盘旋。文人写的诗词文章,会用它去隐喻凄凉景象。”不只是凄凉景象,还有政治隐喻,不过这个就不提了。反正,让小刘猎户知道为何大家忌讳就够了。选择猎禽,这里的人还是多选择鹰隼,在富户和百姓心中,多是正向的寓意,代表勇武,也有破邪的象征。“哦哦,原来是这样。”小刘猎户回想着温故刚才的话,心中感叹,难怪每年那么多读书人都要出去游学,懂的真多!前面那只乌鸦不知道发现什么,又或者是想近距离观察人类,它从石堆那儿跳到地上,离温故和小刘猎户更近了些。这也让小刘回过神,继续刚才的话题。“除了忌讳,我们不训练乌鸦,还有原因就是它们太聪明了,不服管教。”温故点头:懂,智商越高越容易“叛变”。有些时候太过聪明,太有主见,反而不适合。甚至可能会反过来试探主人的底线,最后不确定究竟谁训谁。而鹰隼则不一样,更容易训练成狩猎工具。见温故都能理解,小刘猎户非常高兴,只觉得这个“东家”人真好,不像县城里那些老爷,又不懂飞禽,还叭叭的喷人。小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