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余切已成为美国一流作家(1/5)
邵琦有明显不同于木青的特点,之前的记者在大体上,总是客观的进行记录,而邵琦却有她明显的个人见解。简而言之,她认为抛开那些传奇经历,“普罗米修斯”、“太阳神的孩子”……都不过是外在的装饰,余切本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个国内最好的作家,拉开其他人数个身位的超级作家,他身体里面是一个赤子。邵琦看过余切的很多,最喜欢《潜伏》。在她看来,余切就是“余则成”那样的人物,而且是后期的完全体版本。余则成这个角色为何伟大?这个角色已经成为国内谍战的模板男主,之前的谍战片几乎都是高大全,而余则成的形象,促使大众重新关注起地下工作者。邵琦说:“余则成这个人经历了多次磨难之后,已经成为我们最好的同志,而且他比其他人可爱的是,他仍然像一个文学青年,一个很有朝气的大学生。”余切听到后忍不住发笑:邵琦明显代入的是“余切”这个作者,而不是原时空孙宏雷那个演员。原来,邵记者精通东欧语系,曾经在新华社的参编部做翻译工作。她接触过苏联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这是一个和《潜伏》有些类似的故事,讲述一个叫“施季里茨”的苏联特工,潜伏在德军保安局的故事……对邵琦来说,这个电视剧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老谋深算、城府颇深的大帅哥施季里茨,喜欢躺在柏林湖边柔软的草丛里面发呆,因为那让施季里茨仿佛回到了伏尔加河畔。那时候,施季里茨的目光就非常忧郁,因为他思念他的家乡。而且施季里茨还会弹钢琴,他通过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大帅哥施季里茨同志,在剧中的结尾,有机会给他那二十三年没有见过面的妻子萨申卡写一封信时,这个游走于高层的功勋特工,忽然方寸大乱,结结巴巴起来。在世界大战面前,一个特工的二十年分别又如何?这是很小的事情,但在一路跟过来的观众看来,却能引起心潮澎湃,泪如雨下。邵琦就想要拍到余切这种时候。这是英雄属于人的一面,绝对伟大的人物是无法让人震撼的,只有英雄像人的那一面展现出来,而他却做了很伟大的事情,这才能给人震撼。但不能是因为花边新闻,因为宫雪!邵琦不太喜欢宫雪,从记者的角度来看,她觉得英雄像人的一面,不应该是这种事情。连带着,邵琦对宫雪也有些意见。她借口“纪录片的客观性”,故意无视宫雪的存在。宫雪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