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烛影摇思(3/3)
握住她冰凉的手,腰间玉佩相碰发出清响,“阿宁临走时说过,‘若能为天下人谋福祉,万死不辞’。我们要做的,是让她的心血不白费。”
他取出袖中奏折抄本,最新推行的《市易法》上还留着皇帝朱批的墨迹,“陛下近日越发严苛了,听说为核查商税,连皇商的铺子都封了三家。”
子夜时分,陆府角门悄然打开。
十二名黑衣暗卫鱼贯而出,腰间皆挂着刻有千山商行徽记的令牌。
为首的中年人将密信塞进怀里,那是杨明洋从新云府加急送来的——有流民称在祁海山脚下见过个会说“奇奇怪怪言论”的女子,说什么“人人平等”“依法治国”。
与此同时,宫城养心殿内,皇帝将冷透的参汤推到一边,目光死死盯着案头泛黄的《新政札记》。
那是陆德宁亲手所写,字里行间夹着几枚干枯的花瓣,不知是何时所藏。
“户部报说,江南米价已降三成。”老太监小心翼翼开口,“陆姑娘若是知道……”
“住口!”皇帝猛然起身,打翻的烛台在青砖上滚出长长的血痕。
他望着窗外高悬的冷月,恍惚又见陆德宁站在宫墙下,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那日她也是这样说:“若有一日我不在,陛下要记得,新政比我更重要。”
千里之外,祁海山脉的风卷起漫天黄沙。
山脚下破庙里,戴帷帽的女子正用木炭在墙上画着什么,忽然剧烈咳嗽起来。
她抬手擦去嘴角反酸吐出的污秽,露出腕间半枚青玉镯——正是皇帝案头那半块断玉所配之物。
庙外传来马蹄声,她警觉地吹灭油灯,隐入黑暗。
而这一幕,恰好被追踪至此的千山商行伙计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