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轻取城池(3/4)
。经过魏军骑兵入城排查之后,镇北将军桓范这才率本部入了城池,闻得中年佐吏通报,又带着随行将官走到城头去看戏诚的尸首,听中年佐吏复述了一番戏诚自刎之前的言语。“他是这般说的?”桓范轻叹一声,而后蹲了下来,为戏诚的尸首合上尚未完全紧闭的双眼,“此人虽不识天下大势,不知归顺大魏乃是顺应天意天理之举。但多少还有几分愚忠,且顾及城内守军死活,是个忠厚到迂腐的人。”“将此人葬了吧,与他家属百金以作慰藉。”“是,将军。”司蕃一旁应下:“此人唤作戏诚,昨日攻湖口之时,他的家眷就在城中被获,容易寻得。”“嗯。”桓范点头。“将军,那小人能为大魏做些什么事情?”一旁的中年佐吏讪笑着问道。桓范拍了拍此人的肩膀,从容说道:“既然柴桑原本的司马戏诚已死,你就是统领城中这一千人的新任司马了!明日本将留人镇守柴桑之后,全军向南攻伐历陵之时,由你部来为本将先锋!”“将军……将军还要向南打?”中年佐吏的声音有些颤抖。“不错,历陵、海昏、鄱阳、南昌诸城,都是本将即将用兵之处,你能立功之处还多着呢。待取了南昌之后,本将保举你为关内侯!”说罢,桓范大步走开,与随行的将官们一同去视察城防,只留中年佐吏在后独自惊惶。立功之处……那也得有命来拿才行!桓范大步走在前面,司蕃行在桓范右后,小声说道:“将军,属下以为虽然今日柴桑开城而降,但戏诚此人能为孙权而死,吴国这样的人还不知有多少。将军令吴军作先锋,以吴人攻吴人之心,更能瓦解余下城池守将之心,高明至极。”桓范嗤笑一声,回声说道:“这也是陛下和朝廷为何要坚持伐吴的原因所在了。孙权拿下柴桑不过二十余年,若再拖个十年二十年,恐怕此处军民与江北大魏之军民,将会彻底隔绝分来,裂隙无法弥合了。”司蕃也在一旁表示赞同。伐吴,最重要的就是渡江,无论是对于桓范,还是扬州的魏军主力,皆是如此。此番出军,镇北将军桓范率领本部外军两万人与朝廷增兵至此的五千中军精骑,合计二万五千众,在皖口左近渡江,而后一日都未停留,顺着大江的方向溯游而上,朝着西南方的柴桑行军。此时大江尚未涨水,早春天气仍寒,裸露在外的江滩和沿江而建的官道都成了桓范所部的行军路线。得益于朝廷和枢密院的统一筹划,襄樊、江夏、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