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3章 当乱则乱(2/4)

第33章 当乱则乱(2/4)

之人说此事也属合理的范畴之内。”“可征吴之事事关重大,若成,则四海混一,谁能为此事出力更多,谁就更有可能得到高位。自古立储之事,无不伴随朝政争端,若因立储起了争端,则谁能从中获利,谁就能经手更多执政之权,也就能更有可能在征吴时立功!”徐庶静默了许久,长叹一声:“人心险恶。”“是。”裴潜道:“陛下有陛下的分派,今日听陛下之语,我已听出了些许。但你我身为侍中,也需为天子分忧!”徐庶道:“文行,你已下定主意了?”裴潜应声:“是,该说的话,我定要与陛下说。元直,你我身为侍中,置身事外,正可进言此事。陛下令臣子议论本就有促进此事的意味,我意将此事再度扩大,让一众朝臣各自都动起来,这才能看出众人的真正心思!”徐庶笑道:“也是,你我乃天子侍中,无论外朝如何,我等侍中不受关连。文行想怎么促进?与我说来听听。”裴潜竖起三根手指:“三件事!”“封王封公主、为诸王选属官、允许朝野议论此事!”徐庶也是多智之人:“可行!”“如今乃是太和七年,魏室立国十有三年,天下格局已经明朗至极,吴蜀败亡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情了。”“自陛下即位以来,顾全大局、少起争端,朝中依旧是那些建安老臣和黄初年间的旧臣得用,太和一朝比黄初一朝功业更伟,如今局势安稳,正该将那些旧人换一换了。”“元直,我也有此意!”裴潜跪坐而起:“既然你我二人一并为国事担忧,不如现在趁夜去找陛下分说。有时午夜谈事,比白日禀报效果更佳!”“好。”徐庶说:“且穿外袍,戴冠吧。”“嗯。”裴潜应声。如今的大魏,实在是人才济济。位居三公的董昭、陈群、司马懿皆是能辅国事之人,九卿、尚书、枢密中也尽是贤才和干材,各地刺史素来从命,四方武将尽皆忠实。换句话说,更换几个权力顶峰的大臣们,对当下的大魏来说影响不了国势。谁一定就比别人强?无非是位卑者还未坐到那般尊位上。身为侍中,裴潜和徐庶二人难道就没有私心了吗?既然陛下这么多年来有意压制朝中政争,现在有了纵容的念头,不妨在上面再添一把火!揣测君心、明晰上意,还没人能强过侍中。二人一并出帐,寻了今晚值夜的步兵校尉卞兰,说有要事禀报皇帝。卞兰不敢怠慢,亲在军帐外将皇帝唤醒,得到许可后,将裴潜、徐庶二人领到了帐中。“这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