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8章 夺权之论(2/5)

第28章 夺权之论(2/5)

葛亮全都清楚,甚至在身边也感受得到。对于魏延、吴懿、王平这些武将来说,无论从职务或是立场,又或是向诸葛亮的亲口表述,他们的态度都是一贯且坚定的:丞相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时刻备战。相府中的文臣们就不同了。没人说不该北伐,可对该如何北伐,分歧巨大。就拿与诸葛亮最为亲近的几名臣子来说,杨仪一心求战,认为每次作战之后大汉的用兵水平都会上升,应该尽益州民力财力供给北伐,直到彻底夺取雍、凉二州。与杨仪想法相同之人不在少数,大多都是荆州籍贯之人,对那些益州本地出身的官员节约民力的呼吁视若无睹,认为完全可以复刻出刘备当年从曹操手中夺下汉中的战果。老成持重的蒋琬也代表了一些人,他们的态度更加谨慎,赞同本土官员休养生息的观点,也赞同应该北伐,但认为有十足的把握之后才应该打,否则就应静待天时,不可盲目虚耗国力。第三种人就是费祎这般。在其位谋其政,他们只听丞相本人号令,认为丞相自有经略天下之计,用不着他们费心。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战略问题的逃避。连与诸葛亮最为亲近的杨仪、蒋琬、费祎三人都有三种想法,那朝中其他人呢?相府中的寻常属官呢?心思就更加难以捉摸了。诸葛亮复又叹了一声,抬眼看向杨仪:“威公,你是说陛下要夺我之权?”杨仪依旧直言不讳:“属下是这般说的。”“夺我的什么权呢?”诸葛亮又问。杨仪干脆利落的答道:“自然是夺丞相治政和用兵之权!”话一出口,杨仪自己却愣了几瞬,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不妥之处,微微低下头去,朝着诸葛亮躬身一礼:“是属下失言了,还请丞相责罚。”诸葛亮也只是轻叹一声:“大汉屈居这大半个益州之地,连先帝的封王之地汉中都已不在,还能有多少权柄可夺?不过是一州牧之权,当真是什么人人要夺的天下至宝吗?自古有逐鹿中原之语,可中原在哪?要先打进汉中,再收复陇右,再平定关中,方能进入河洛之地,才能摸到中原的边……”“丞相息怒!”杨仪躬身长拜:“是属下失言,请丞相勿要因此动怒!”“我没有动怒,威公,只是你有些过于狭隘了。”诸葛亮缓缓说道:“陛下不是在要与我争权,他也不需与我争权,只要一则诏书颁下,我难道会抗旨不尊吗?我须不是莽操一般人物。”“那是……”杨仪怔怔的看着诸葛亮。“或许是成都有谁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