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触碰软肋(2/4)
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在于顾陆朱张这四家。顾陆朱张都为吴郡大姓,吴国又不只有吴郡一处。相比于孙策早年征讨江东之时,江东各处群起反抗,甚至导致了孙策本人遇刺身亡的惨烈结局,所谓顾陆朱张,实际上是孙权自己精心挑选的本地士族,用来帮助孙权自己统治、压制其他江东士族的,直到建安末年才真正崛起。除了顾陆朱张,吴国士族还有许多。徐州张、诸葛、步;广陵张、吕、范、戴;丹阳朱;会稽贺、虞……可关键中的关键,所谓的顾陆朱张,都是孙权自己培养起来的士族!自己培养的士人开始侵夺自己的权柄不说,就连自己寄予厚望、封了太子,以之为继承人的孙登都受了他们的影响,来为他们说话!这才是真正触到孙权痛处,让孙权在盛怒之下抓捕陆瑁的根本原因,而非只是陆瑁与太子书信交往这么简单。以前的张昭、虞翻等人与孙权不和也就罢了,如今的顾雍、陆瑁等人竟也重蹈了覆辙!四十日来,顾雍连个请罪的表文都没有送进宫中!难道士人天生就会走到与他对立的一面吗?胡综是个文武兼资的,能领的了兵,文章也好,加之又是孙权心腹、素来行事清直,故而胡综在吴国的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当胡综带着五十名甲士抵达了尚书台后,直直率兵前往陆瑁的值房。陆瑁还未多做反应,还在愣神的时候,就被甲士背缚双手、架着朝外走去。在胡综说了这是遵从陛下旨意后,陆瑁知晓自己做过什么,故而一言不发,顺从的随着军士走出,也丝毫没有向胡综求情。可陆瑁如此,其他人却全然不能袖手旁观!但这种噪音和声势,足以将尚书台内的所有人都惊动了。“胡侍中!”身形瘦削的尚书薛综怒意勃发,张开双臂拦在了胡综和随行的军士前面,高声喝到:“尚书台是大吴重地,胡侍中为何突然引兵闯入,还要将陆尚书抓走?朝廷体面何在?尚书台体面何在?何至于此!陆子璋可是大吴尚书,安能受这般屈辱!”胡综也不愿做这种事情,但没有办法。方才是仪、胡综、徐详三人在宫中几乎与孙权明说了,吴国还没有直接将尚书抓至狱中的先例,孙权轻飘飘的拿蛊惑太子、离间天家的罪名堵住了三人的口。若再推诿下去,三人自己也要倒霉了。这世上比体面和道理更重要的是站队。万般事情都可以做得不对,但是站队一定要对,这是在朝廷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半点都不能错。不得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