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11章 不问世事(3/4)

第111章 不问世事(3/4)

封谥号,还在益州偏僻之地称帝,左右不过是一割据作乱的宗室。而对于孙权,刘协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割据之人罢了。曹睿又问:“那荀文若呢?”刘协语气平静的说道:“昔日在许昌之时,荀文若曾入宫侍讲。此人虽然有才,心性却摇摆不定。若他一心为汉,何必等到孟德称公才表反对?若他一心属魏,又如何到我这谋取虚名?”曹睿抬眼看向刘协:“这么说伯和是不喜此人了?”刘协轻叹一声:“倒也不是。只不过荀文若这般作态,既对汉无益、也对魏无益、只为他自己赚取几分薄名,我只为他觉得不值罢了。”曹睿轻笑一声,接着问道:“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耿纪、金祎等人在许都作乱,意图谋害文帝,这是是伯和授意的吗?”这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许昌城内耿纪、韦晃、金祎、吉本等人作乱,意图占据许昌城。在那次动乱中,原本成为众人目标的曹丕恰在许昌城外而非城内,只有丞相长史王必伤重不治身亡。在此之后,就是那场著名的‘救火者在左,不救火者在右,而救火者尽皆被曹操所杀’的典故了。虽然曹睿与刘协二人已经说了,前尘宿怨皆不入浊鹿城,刘晔与毌丘俭依旧听得提心吊胆。“是。”刘协淡然点头应下:“子桓也知此事。而且他曾与我亲口所言,若他自己在我昔日处境,也会同样做法。”“这是磊落之语。”曹睿轻轻点头:“伯和还恨曹氏吗?”恨?岂能不恨?若心中不恨,傀儡二十余年,董后、伏后,还有无数为汉室死难之人又怎么解释?若恨,刘协此刻还真说不出口。身边唯一相伴之人,就是曹操之女曹节。曹丕虽然夺了他的地位,却也信守诺言以一县之地敕封,县中各事皆不干涉,汉室宗庙仍在。怎么说都比董卓、李傕之辈要好上不知多少了!刘协在席中半仰着头,似在追忆着什么,眼中似有泪光闪动。过了许久方才起身,郑重其事的朝着曹睿躬身一拜:“不恨了,都过去了。”刘协渐渐站直,双眼微红的看向曹睿:“我不该做这个皇帝的,不该做的。”曹睿也叹了一声:“皇帝这个位子享尽天下富贵,却也承着天下之责,最为不易。”说罢,曹睿也起身站起,缓步走到刘协身前,拿着木勺从陶瓮里为刘协舀了一勺蜜水,填到了酒樽里。又将酒樽拿起,塞到了刘协手中。“方才我问了伯和这么多,不知伯和可有什么可以要教我的?”“多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