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互争不让(3/4)
,这两个是紧急之事。但修军道、修营房,是不是可以缓上个一年呢?”“蜀军刚败,岂能这么快就再度进犯?”“还望杜长史体恤民力啊!”杜袭胡子都要气歪了,杨阜话里话外、怎么好像都是他自己要搞这些建设?更何况……大将军你说句话啊!在后面愣着干什么,怎么也不争一争?杜袭道:“天下万事,军情最重!不过两座城、些许军道营垒而已,赶在年底之前修好,明年不就没事了?”杨阜驳斥道:“雍州疲惫,难以供阁下驱使!且不说陇山道、陈仓道转运之辛苦,就说新安排到雍州的十万羌人、七万汉中民,吃穿用度都要州里来挤!”“非不愿也,实不能耳!”杜袭冷笑一声:“若是蜀贼再度进犯,依照杨刺史之言误了军务,这个责任谁能担得起!”杨阜丝毫不让:“与蜀贼何干?现在论的是雍州民力!”杜袭接着追问:“州中是不愿管了?”杨阜道:“这般征调,就不能等到明年么?现在又不是战事紧要之时!再苦一苦百姓是吗?”“停停停!”眼见二人你来我往,言语与神情间的火气越来越大,曹睿连忙叫停了二人。这件事的逻辑很简单。杜袭说的军务是必要的。城该修、关该筑,杨阜也没有否认这一点。真正纠结之处,还是由谁出钱出力。按照杜袭之语,是要征调雍、秦二州百姓,在年底之前修建完毕的。而杨阜作为雍州的当家之人,资财方面的困难也是实际存在的。更何况,大将军府初至陈仓、岂能第一个方略就被雍州州里压着?这是杜袭坚持的原因。杨阜坚持,也是同样的道理。若是当下认了,州中出力出钱不说,还要一直被大将军府管着吗?那杨阜这个雍州刺史,还不如做大将军长史算了!曹睿一眼就看透了二人之间的分歧,也知道曹真忍着不掺和的原因。曹睿环视一圈,轻声说道:“杜卿有杜卿的道理,杨卿也有杨卿的为难。”“司空,从你开始,一个一个表态!”曹睿抬手指向司马懿:“修城修关是由驻军修还是州里修、军道营寨该今年修还是明年修,就这两个问题!”司马懿颇为无奈的拱手应下。此前在洛阳之时,遇到大臣争端,皇帝每次都用这种人人表态、个个过关的方式。不给骑墙之辈留丝毫余地。司马懿想了几瞬,拱手说道:“战后民力亟待恢复,臣以为或许可以缓缓图之,先修武兴关和武街城,而后再修其余两项。”曹睿道:“司空这是同意谁?”司马懿道:“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