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51章 割据一方(2/4)

第51章 割据一方(2/4)

起身缓缓行了一礼。“陛下,臣出身雍州天水郡、天水也是曾经的凉州之地。虽然臣未曾从军,但宗族之中多有曾经随武帝征讨汉中之人,对此事臣也有一些考虑。”“说来。”曹睿抬手示意。姜维拱手说道:“臣以为吴蜀割据一方的原因,其实是‘山河割裂,地理相制’。”前三排的甲阶学子,近乎半数都转头看向了姜维。夏侯玄皱眉不知在想些什么,而司马师却是在好奇姜维会如何解读。站在讲台上的曹睿并未言语,静静的听着姜维所言。“建安二十四年之时,臣当时十九岁、臣父当时就负责天水郡为汉中转运之事。以臣所知的情况,自武帝从长安兵进汉中之后,刘备在汉中坚壁不战、屡屡破坏王师粮道,王师这才退出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几乎是奠定天下格局的一年。在场许多大臣都是亲自经历过那一场大战的。就如四名侍中,刘晔当时任行军长史、辛毗当时任丞相长史,两人都在曹操征讨汉中的军队之中。杨阜在武都太守的任上管理后勤,而陈矫则是在邺城为尚书处理行政之事。刘晔目光看向姜维,心中想着这名年轻人会说出些什么道理,其余三名侍中也是同样。对于皇帝身边的权力结构,刘晔是极为敏感的。上次南征时姜维与夏侯玄二人随侍皇帝左右,但刘晔与姜维之间交谈甚少、并不相熟。曹睿点头:“伯约说的对。朕也认同当时武帝是被刘备据险不战而逼退汉中的。”姜维语气洪亮的说道:“正是因为雍凉军资粮草本就匮乏,而祁山道、褒斜道转运困难。这才是大魏撤军的根本原因,并非战事不利。”“雍凉与汉中之间隔着茫茫秦川,山川地理的阻隔带来的耗费,需要更多人力、财力、军力方能弥补。”“而大魏与江东之间隔江对望,其实也是由于大江天险、且北方不善水战的缘故,这滔滔江水其实也是如秦川一般。”“因而臣认为,吴蜀各自割据一方的原因,就是‘山河割裂、地理相制’。”曹睿抬起右手向下压了一压,示意姜维坐下。“方才姜伯约所言之‘山河割裂、地理相制’,诸位觉得对还是不对呢?”曹睿说道:“还有人有不同的见解吗?”这下举手的人比刚才多了一些,有人开头引路打了样子、后面的人也会更勇敢些。“太初!”曹睿用手指着夏侯玄的方向。“谢陛下。”夏侯玄起身后恭敬行了一礼,随即说道:“臣认为方才姜伯约所言是有些许正确的,但并非是吴蜀割据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