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名实之论(求追读)(2/3)
建立魏国之后,魏国与汉朝就对立起来。武帝之前所掌握的汉朝之名,与此时的魏国之名开始水火不容。魏国,而非丞相之职位,才是武帝之名。”“而此时武帝掌握的实,虽名为霸府众臣,实际上霸府只是武帝用来掌军之机构。霸府和魏国的臣子们,如钟繇、陈群、司马懿这等人,企图的都是魏国之名,不可作为依靠。”“武帝之实,还是诸夏侯曹所掌的军队。”曹睿还在思考之中,不过曹睿点了点头,向董昭问道:“难道大魏的实,只有军队吗?难道就没有为大魏忠心的臣子吗?”董昭站在皇帝的对面。年已七旬的董昭走起路来仍然不摇不晃,眼神依旧锐利而又精明。董昭生于汉桓帝时的永寿二年,比曹操只小一岁,两人应属同龄之人。董昭此时看着这个如自己孙子般年龄的皇帝,一列列往事从他的脑中闪过。献帝、张邈、袁绍、曹操、曹丕……这些往事历历在目,是董昭亲身谋划了魏国,董昭不想让魏国走向下坡路。面对皇帝关于大魏有无忠臣之问,董昭轻哼了一声:“恕老臣直言,满朝之人都是亲眼见过先帝登基的。能为一家一姓的朝代而甘心效死之人,这些人早就死在汉朝了!”“天下纷乱割据日久,以魏代汉,曹氏做得,天下人还学不得吗?”董昭原以为这句话会激起曹睿对权力和地位的危机感,他本以为曹睿会因此而感觉愤怒,但曹睿的脸上似乎看不出多少明显的表情变化。曹睿的记忆中,以魏篡汉、以晋篡魏……从汉朝起两千年的历史,野心家这类生物就是历史上最顽强的物种,一茬一茬又一茬,杀不死也砍不完。曹睿看向董昭说道:“曹氏做得,自然天下人也做得,谁不想当洛阳天子?无非是曹氏最强罢了。”“自先帝代汉,说出那句‘尧舜之事,吾知之矣’之后,谁又不清楚这皇位是怎么回事呢?”“董公,朕和你直说,若朕不是皇帝,如有机会,这个位子朕也是要争一争的。”董昭其实颇为惊讶,这种言语除了他这个世人公认的帮助曹氏篡汉的‘佞臣’之外,竟然皇帝曹睿也说得出来。董昭点了点头:“以臣所见,大魏其实没有多少忠臣。有忠臣的是武帝,因为武帝以陈留一地起兵,带领他们克定祸乱用武四方。”“先帝也有忠臣,因为先帝与人高官厚禄美爵。但先帝之忠臣,却不如武帝忠臣这般直接了。先帝对于军队,联系比武帝淡了许多,先帝能依仗的实,自然也就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