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汉儿不为奴> 第1123章 目标青岛(2/2)

第1123章 目标青岛(2/2)

鞑子逃出关外,上至老梆子,下至小崽子都不行。真正做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为此,周士相不顾众将反对,力排众异,坚持调动水陆兵马北上辽东作战。虽然这个大胆且冒险的计划因为江南暴乱而不得不中止,但周士相却从没有放弃这一计划。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

    骨子里,周士相对满州其实是惧怕的。他怕的不是满州的凶残,而是满州的“韧劲”。

    大明为何有中原的遍地烽烟,为何有甲申之变,为何有三帝殉国,为何有156座大小城池被屠杀的惨剧,咎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天灾人祸,而是因为长达三十年的“辽事”活生生的拖垮了大明。

    满州若出关,意味着这场“辽事”还将继续。周士相不可能容忍这种局面出现,更不会让满州和当年的北元一样苟延残喘下去,成为汉人的边患。

    满州不是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他们是不可能像蒙古人一样在草原上东奔西窜,一个据点被焚毁就逃至另一个据点,利用茫茫大草原和明军游击。当年成祖皇帝五出塞外,却依旧无法彻底消灭蒙古人,结果十多年后,一场土木堡之变让大明朝再次意识到蒙古这条恶狼仍有反咬的能力。

    但关外没有大草原,可却有茫茫林海,太平军可以占领城镇,却无法在茫茫林海中将满州人一个个抓出来砍头。也不可能分兵一一把守各个要点,那样就会重新陷入几十年前辽东明军的境地。那时候,关外的明军尚有三百万汉人百姓支撑,现在,关外却没有一个汉人。纯靠关内调粮支援,太平军在关外就好比一座破败的房子,处处露风。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再次出现萨尔浒的悲剧,万劫不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