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汉儿不为奴> 第464章 扩军(上)(2/3)

第464章 扩军(上)(2/3)

。对于这些降官,周士相一律留任,潮州知府也叫吴文宪继续当着,只调那些营兵至普宁接受整编。

    潮州境内除县城外,另有大小寨子百多处,周士相命卢光祖部扫平这些寨子,愿降者一律整册造丁,不降者全寨拔除。在卢光祖部和各县归降营兵的协助下,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便将这些堡寨尽数拔除,得丁口两万多,内中青壮五千余。

    大战之后的太平军急需补充,原有四镇要扩至八至十镇,以应付接下来的西征之役,故除了投降和俘虏的清军一律纳入太平军外,那些随军民夫也没有被放回,周士相又叫潮州各县按三丁抽一的办法挑选精壮送至普宁,如此又得7000丁壮,加上先期归降的清军和民夫,仅在潮州,就有两万余人可供太平军补充。

    第一镇在玄武山大战时伤亡最为惨重,三旅只剩一旅兵,急需补充。周士相命从降军中选5000人调入第一镇,计从归德总兵刘忠部降兵选500人,南阳总兵张超部选400人,潮州绿营选600人,卢光祖部选1200人,汉军选200人,余下从潮州驻防营兵及青壮中选调,如此将第一镇补充完整。

    鉴于来降蒙古兵达到了三千余人,若独编一部恐日后难制,周士相便在第一镇、第二、第三镇再建一骑兵营建制,将蒙古兵分拆调入各镇。此举虽让苏日勒不满,可在太平军的强势之下却也不得不行之。如此,第一、第二、第三镇计有步军三旅7475人外再有一营骑兵775人,实有兵员为8250人。

    余下蒙古兵仍编入骑兵旅,各镇骑兵营非战役集结时由各镇单独指挥,若遇会战时,则由军帅府视会战规模调度各镇骑兵归骑兵旅建制统一指挥。

    第一镇在人员补充到位后在普宁休整三日后立即经陆路回广州。周士相又成立第六镇,以满州人苏纳为镇将,卢光祖为副将。第六镇兵员由福建兵、潮州兵及潮州青壮组成,不编骑兵营,实有兵员7475人。

    苏纳得知自己被委以镇将,很是欢喜,向周士相请了令,特意将碣石卫随鄂多投降的那百余满州兵都要到自己镇下。对此,周士相欣然同意,命苏纳自行安排那些满州兵,营校以下军官任命可自决。

    第六镇的补充时间稍长,加上需要适应太平军的军制,旅校一级的军官也需从太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