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汉儿不为奴> 第119章 武器(2/3)

第119章 武器(2/3)

少能够保证士兵人人有兵器,而不是从前一般有兵器的冲在前头,没武器的跟在后头。

    一伍的兵员配备大体都是相等,最先参加太平营的士兵除了实在是有些不堪的,大多都当了小旗和军士,就是这些不堪的也是经历了几场战事,虽说没有建功,可也是见过血,知道这仗怎么打,因此他们指挥不行,可带领伍中的新兵还是绰绰有余的。老兵带新兵,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模式,没什么可出陈立新的,平日里多加训练,战时指挥得当,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去拼就是。

    高要新加入的四百多新兵每营都分了些,俘虏的高要绿营也被分了下去,李辅国这个千总给了个试百户,手下也有几个被任命为小旗。全营完毕后,新兵也好,俘虏也好,都是心定,虽说今日高台当众砍头实在是吓人,但只要自己不逃,想来那刀也砍不到自个脑袋上。对军官们而言,余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这些新兵和俘虏训练好,然后领着他们和清军干到底,其他,想多了也没意思,有饭吃有肉吃不就行了。将来嘛,有千户大人操心就成了。

    自罗定以来,通过缴获及与德庆唐三水的交易,太平营现在全营一共有320幅棉甲,这些棉甲大半是镶蓝旗汉军“贡献”出来的。

    打仗时身上有甲和没甲区别可大了,虽说这棉甲不及铁甲来得结实,可对上无甲兵却是占尽上风,往往一个有甲兵能扛住个无甲兵的进攻。当日太平营与德庆绿营一战时,那些身上披着棉甲的德庆亲兵的强悍给周士相及一众军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刚刚争完兵器分配后,军官们一致转向围绕着棉甲的分配吵了起来。

    你一言我一句,个个吵得不可开交,个个都想多要些棉甲带回去,可个个都不肯退让,这吵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最后,还是周士相拍了板,棉甲就320幅,摊到各营不过60多幅,能穿多少人,能济得什么事,不如统一运用,全部分给震虏一营。相对应,震虏营在日后的战事中必须做为前锋出战,以此条件换取其他各营百户们的同意。

    周士相拍了板,百户、试百户们自然无话可说,震虏营一下得了这么多棉甲,葛正也是直拍胸脯保证日后战事他们震虏营第一个上。就这么着,不管情愿不情愿,棉甲的事就这么定了。欢喜过头的葛正连下面的军议也不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