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从根本上解决矛盾(2/6)
。
在队伍思想建设上,他是下了大力气的。
幸好他麾下嫡系将领,多是草根出身,思想没那么复杂。
出于战略扩张的需要,现在军中的思想纲领是“为大虞百姓开辟生存空间,缔造繁荣安定的都护府。”
从官兵到百姓,都是这一理念中的既得利益者,推广起来非常顺利。
李牧亲自编写的《安南都护府发展纲要》、《军队发展指南》,成为了军中的学习教材。
除了这些之外,最近他还忙着起草《工商业发展方略》,准备出台鼓励发展工商制造业的法案。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重塑一个政治体系,究竟有多麻烦。
大虞朝发展到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诞生了工业革命的萌芽。
可惜封建士大夫群体,实力太过雄厚,杜绝更进一步的可能。
想要爆发产业革命,反倒是从头开始的安南都护府,更有希望。
新兴的军功集团,正忙着对外扩张,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反而是工业革命的支持者。
比如说:安南水师,就对蒸汽铁甲舰充满了兴趣。
陆军在推动火器技术发展上,更是下了大功夫。
中南半岛的特殊气候,决定了雨水众多,传统的火铳无法满足雨天作战需要。
军方提出了“自生火铳”,换皮的燧发枪,在工匠手中诞生。
受限于稳定性,尚未来得及在全军普及。
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后续随着战场的需要,自生火铳取代传统火铳势在必行。
火炮技术发展,同样受到了影响。
陆军军方需要重量更轻,携带更方便的轻型火炮,海军需要威力更大的舰炮。
这些要求,看似只是针对军工产业,实际上背后还牵连着多个行业。
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钢铁产业。
同大虞一样,中南半岛铜产量匮乏。
在军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寻找替代品。
常规的铁铸火炮,无法满足要求,需要性能更强的合金钢。
尽管目前只是提需求阶段,尚未搞出亮眼的成果,但产业发展大方向确实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