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浮出水面(2/7)
道的成国公,就成了里面的大反派。
当然,也有可能是宦官背锅。
国公府有后人,不会放任外界抹黑祖宗。
一众勋贵们的家族史,也会记录内幕,都是可以拿出来辩驳的。
就算史官记录了,史学界也会争论不休。
甩锅给宦官最简单,这个群体没有后人,随便史书怎么写都可以。
“何止是不好办,简直就是没法办!”
“现在这种时候,无论我做什么,都洗不清身上的嫌疑。
只要怀疑上了,是不需要证据的。”
景国良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一次是真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无论文官,还是皇帝,都会怀疑上他。
原因非常简单,其他勋贵没有这么强的号召力。
威望不够,敢搞事情。
搞不好其中就有人,私底下向皇帝告密。
毕竟,朝中大部分勋贵,都有资格向皇帝上密折。
“国公爷,一动不如一静。
索性先装聋作哑,且看陛下的反应。
从大局上考虑,现在这种时候,朝廷不宜闹出大动静。
何况那帮文官把陛下得罪的不轻,搞不好陛下也会趁机清除异己。”
章师爷想了想说道。
权力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永宁帝一直都想在朝堂上扶持自己人,可惜好几次谋划,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掌权的,全是各大派系领袖。
或者是掌权之后,变成了各大派系的领头羊。
纯粹的保皇党,在朝堂上一直没有多少存在感。
没有经历太子那一步,来不及提前培养亲信,这是永宁帝最大的短板。
许多人上位前,看起来是忠于皇帝的孤臣,一旦身居高位立即成了派系领袖。
哪怕没有派系势力,也会自己拉起一个新派系。
倒不是他们专权,主要是朝堂中没有亲信小弟,什么事都干不成。
偏偏皇帝又多疑,阵营力量刚刚壮大,就会受猜忌。
许多人尚未成长起来,就倒在了官场倾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