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复山河> 第三百九十六章、首辅去职(1/7)

第三百九十六章、首辅去职(1/7)

    京师。

    随着蜀地之乱的平息,朝堂上的火药味,也日渐浓郁起来。

    原本最激烈的文武之争,因为李牧出镇安南,勋贵系损失惨重,暂时告一段落。

    没有了共同的敌人,文官中各大派系,再次陷入互撕中。

    “弹劾!”

    “又是弹劾!”

    “整天就知道弹劾!”

    “这帮蠢货,除了弹劾之外,就不知道干点儿别的么?”

    看着五花八门的弹劾奏章,永宁帝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最近这些年,大虞官场的风气越来越坏。

    弹劾本该是非常严肃的检举监督,硬是被大家玩成了党争工具。

    刚登基的时候,看到弹劾奏折,永宁帝还派人去调查。

    后来慢慢发现,弹劾的内容,离谱的可怕。

    除了极少数罪名,可以被查实外,九成九的弹劾都是捕风捉影。

    虽然罪名是捏造的,可只要皇帝派人调查,假的也有可能变成真的。

    很多案子都给判了,后面因为党争升级,又被翻转过来。

    一些冤假错案,当事人甚至含冤上了断头台。

    负责办案的官员,固然需要承担责任,可下令彻查的永宁帝也非常尴尬。

    对办案的官员来说,皇帝亲自下令彻查,本身就代表了皇帝立场。

    大家按照皇帝意志进行调查,隐藏部分真相,也是为了向皇帝表忠心。

    后续党争中被人掀了出来,皇帝就该维护他们,最少也要开口帮忙开脱一二。

    现实恰恰相反,永宁帝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对他们严加惩处。

    政治上的误解,加剧了君臣矛盾。

    皇帝觉得下面办事不尽心,导致冤假错案频出。

    百官觉得皇帝薄恩寡义,明明是你暗示人家干的,转头就翻脸不认人。

    以至于永宁帝的许多命令,百官在执行中首先想到的是自保,而不是完成任务。

    “陛下,息怒!”

    被叫过来的内阁众人,急忙开口劝说道。

    明知道皇帝此举,在故意敲打他们,大家也只能配合着演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