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者:无罪辩护 OR5-EP1:合流(8)(5/8)
至于桑松教授,虽然他目前在马尼拉的名声不太好,但雇员们都更希望看到自己的餐馆发展得更好,这样他们也能拿到更多的薪水。
大学城附近的警卫照例拦下了货车,并打开货车车厢进行检视,却只看到两个呼呼大睡的青年男子躺在两个箱子上。尽职尽责的警卫们透过箱子的半透明外壳隐约辨认出里面装着一些宣传海报。
“真是倒霉。”其中一名警卫被突如其来的警报声弄得十分烦躁,“……你们进去吧。”
“发生什么了?”同样因为两个老板都在后面酣睡而惊讶的雇员不想叫醒他们,“是新的火灾吗?”
“不,听说是造纸厂因为拖欠工资而被包围了……码头那边也有险情。”
就在雇员思考着如果麦克尼尔和博尚到了桑松教授面前时还在睡觉又该怎么办的时候,心事重重地走在去给学生上课的路上的桑松教授接到了伯顿的电话。
“您好,桑松教授,我是彼得·伯顿。”伯顿把擦桌子的毛巾丢给旁边的雇员,自己钻进了小房间里,免得他们的通话被其他人听见,“从我们到马尼拉之后,您帮了我们这么多——麦克尼尔打算请您和我们一起吃一顿饭,他到中午的时候会在隔壁的吕宋理工大学等着您。”
“……为什么不来我们这边?”桑松教授一头雾水。
“怕被打啊。”伯顿半真半假地用一副又惊又怒的口吻说道。
“唉,太不像话了。”桑松教授立即明白了伯顿的担忧,“好吧,去那里的路程还不算远。”
他结束了通话,心里仍然惦记着那些学生。学者不仅要钻研学术,更要负责教育出新一代青年,让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向前推进。这是桑松的意愿,而他现在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以立场的名义无视真相或是以寻找真相的名义罔顾立场的人太多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们尚且能够暂时保持中立,而所有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们都逃不过被迫表态或是主动表态的命运。
教书育人的日子里,他不断地被打败,又不断地爬起来,始终未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的学生们要么只赞同一种想法,要么又只赞同另一种。这不是他的意愿,也不是古国一教授的遗志。
刺耳的警报声从天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