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闻讯而淘(3/6)
了解的投资人,我仔细想了想,徐总确实算一位。”俞兴饶有兴趣的问道:“还有别人吗?”章苏阳认真思考之后摇头道:“国内这一块的产业薄弱,也不是投资热门,真正下功夫研究的好像没什么机构,反倒是通用和宝马的风投大概更专业,这对你不是什么好消息,资金的获取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难一些。”俞兴“嗯”了一声,没有多说。章苏阳最后问了句:“俞总,你有没有大致估算过从成立到最后把车推向市场需要多少资金?”俞兴心里对这方面有两个不同时期的数据印象,一是理想汽车,从成立到上市的5年是融了20亿美元,只花了10亿美元,二是小米汽车取得初步成功是投入300亿华夏币。当然,还有一个不知道数字,只知道不断进行融资还能融到钱的蔚来。他转着念头,找到合适的标的,笑道:“这部分还需要评估,我今天没和马斯克聊过这个,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参考特斯拉的过程,它从成立到上市是融了6亿美元,上市的时候从二级市场又拿了2.26亿美元。”“我觉得吧,这个项目想要成功,想要有竞争力,想要吃到蛋糕,那就不能依赖于让投资人烧钱。”“这也是我从微信竞争里学到的教训。”“微信在企鹅的围堵下很难自主造血,最终要么彻底失败,要么寻找买家,新能源车想要成功,那是一定要能有相对健康的自我造血功能。”俞兴最后表态道:“章总,我手里的资金会投一大部分,红隼那边也会给我支持,所以,资金不是我现在关心的重点,现在最需要关心的还是咱们国内供应链的问题。”章苏阳闻言,心里只有一个感觉,俞总是有章程的,并且在摸索中可能还在迅速修正。他决定这一趟回去要和熊总好好的聊一聊,然后,也帮忙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行业资源。三月份的第二天,百晓生许久没有动静的“对话”栏目上新,出现国外电动车公司的BOSS马斯克,以及,也理所当然的展示出了俞兴对新能源方向的兴趣。只是,这一期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反响。新能源车这个概念在国内颇为冷清,如今热门的还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相关概念。唯一引起相对热闹的讨论是,俞博士之后的对话还能找什么人。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做B2C的刘强咚,有做投资的徐欣,有做国产车的王川福,有做电动车的马斯克,单就内容呈现来看,还是比较广的。有人总结这四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