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武侠修真>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二十二章 人情因果(1/3)

第二十二章 人情因果(1/3)

    “下课。”再次轻松的完成了早课。这一次讲的是欧洲大陆,明天要讲的是姓爱名迪生的学子,因为研究格物而被人打瞎一只耳朵的故事。这些胡编乱造真真假假的劝学小故事多得是,幸好是现成的内容,否则很多内容以他的道德底线还真编不出来。没想到还能在穿越后发光发热,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完成了蹴鞠推广后的许宣暂时只剩下这一份工作。下一次正式工作就是帮助学院进行非世族招生,到时候又是一场可以预见的腥风血雨。书院在科举的压迫下不得不发展,而世族要巩固权势不愿接受。利益之争,无解。许宣对此的态度就是,殷夫人给的四十两月俸很香,乙三院的楼很舒服,龙鳞月砚怎么看怎么好看。至于世族的抵抗,其实毫无意义。科举制度是皇权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的手段。通过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的原则,使得大量庶族出身的士人有机会进入官场。崇绮书院可以只招收世族子弟坚持到现在已经非常厉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出现了很大的人才缺口。觐天书院的那位学子只是一个开始,后续会有更多的寒门天才们出现,最终成为新的权利分配的一环,学阀。从未担心过这些的许宣剩下的时间就是学习以及修行。跟随其他教授旁听,来弥补一些自己的不足。许宣前身的记忆在书院之中早就捉襟见肘,若不是精通装学,以及扬长避短,还有一些战术思想恐怕早就露馅。这一个月跟着学生们旁听之后感觉自己之前可能是被耽误了。若是之前就有这个条件,上一次秋闱可能就已经中举。同样的一句先贤之语,崇绮书院的解答思路之深让人恍然大悟,解题方向也很明确。“掌管学政的子美兄,当年就是以....而闻名,这次若是他....”“国子监...哼哼,无非就是.....”“至于侍中是否会传达帝命则是不做考虑。”每一位主科老师在具体分析问题的时候都带着强烈的自信,这就是人脉以及地位所带来的眼界差距。所谓名师不只是才学,还有为学子铺路的能耐。江南文脉,名不虚传。而修行,则是依旧毫无寸进。不管后续境界怎么提升,都需要最初的一点净土,许宣在门外徘徊很久都不得而入。佛祖是一点情面都不讲,心不诚就不给修。远不如道祖心胸开阔,据说道门修行有天赋就没有任何限制。这一天许宣硬着头皮从师旷的乐理课离开。该说不说,如果蒙着眼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