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许都之议(2/3)
之中。”“钟君说的是,袁本初这一次着令高干、麴义出征,却是失却计量,没有对高干和麴义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衡量,以至于兵败折将,落了个灰头土脸。”曹仁点了点头,评介了一句袁绍。“袁本初,实无识人之明也。”钟繇应和了一句,他搬出了具体的例子:“如将军言,袁本初若是有识人之明,英断之姿,荀尚书,郭祭酒等人,又岂会抛弃袁本初投效丞相。”这话曹仁爱听,他露出笑颜。……不日,许都丞相府。“不意高干、麴义竟是如此不堪。”曹操在收到来自曹仁的战报后,他轻蔑的鄙夷了一声。对于今次河北和关中的交手,没有相持太久就结束了,曹操有些不快。说来曹操本意是想在河北和关中相持困顿的时候,趁机出兵坐收渔翁之利,可两边战局果决,很快分出了胜负手,让曹操没有机会出手,他自是郁郁在心。不过曹操到底是雄迈之人,只片刻间他胸中的郁郁顿然消散,他自认天下纷乱,四海不定,这一次没有机会,下一次机会想必也会很快来临,倒也不必急在一时半刻。荀彧坐于席间,听到曹操的评价后,他应声道:“高干本非良将,麴义不过一勇之夫,二人本无帅才,却是做着统帅的事情,有如此的结果,是理所应当的事。”“本初还是以前的本初,到底无识人之明,竟是用了这两个蠢材。”曹操轻薄了一声旧年好友袁绍,对于袁绍的目光和决策能力,他自认胜上一筹,袁绍不如他远矣。“只是可惜,这一战结束的这般迅捷,不然我等可从中渔利,捞上一二好处。”“恐是难矣。”荀彧摇了摇头道:“河北和关中虽是交兵,可两方兵马不过数万,又各自屯重兵于紧要之处,如关中于河南郡典有重兵,河北于黎阳置有强军。”“这两方交手,却是都是没有用全力,只一手角力,一手防备我等。”“而今的形势,倒像是鼎之三足了。”曹操失声笑了起来,他忽的觉得当下的形势好像一座三足鼎,河北、关中、中原三足鼎立,缺了哪一只足都不稳当。“丞相所言甚是。”荀彧颔首点头,对于曹操做出的比喻他相当认可。“今之河北、关中、中原,都没有同时压倒另外两方的力量,其力只能同一方交兵,不得兵发两处,这征战之际,也就不免瞻前顾后,心怀犹疑,这一次河北和关中交兵,需分出一股力量,出重兵防备我等,就是明证。”“而不能倾力,就不得破灭一方,三方相互牵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