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玄幻魔法>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第二章 绝笔(4/7)

第二章 绝笔(4/7)

“中”、世代祭祀曰“世”。

    然后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加上“祖”或“宗”的称号。

    有开拓之功者,可称‘祖’,否则只能称为‘宗’。

    庙号一开始的要求太高了,后来大大小小的皇帝越来越多,于是对庙号的要求也随之降低。

    于是就有了孝宗、宪宗、肃宗、宣宗等等次一级的庙号。

    大蓝朝五百多年的基业,又是历史上第一个一统中原的帝国,庙号的标准自然极高。

    除了开朝皇帝被称为‘太祖’,无可争议。

    后世这么多代皇帝,没有一个够得上“太”、“高”、“中”、“世”这四个第一档次的庙号。

    到了洪光这一代,明新变法对大蓝朝的改变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已经有了中兴之君的气象。

    之后征讨北蛮,更是让北蛮十七族变成了十四族,深入蛮荒,占据了一片领土,为大蓝朝开疆扩土!

    可以说,无论文治还是武功,洪光帝都是继太祖皇帝之后,大蓝朝最优秀的一位皇帝!

    但他在位这四十九年,大蓝朝先后发生了太多的变故。

    用他的话说,只能是‘功过相抵’。

    太子感觉到悲痛的地方就在于,出于孝道,他肯定要尽量为自己的父皇争取一个更好的庙号。

    如果只看洪光帝建立的那些功绩,就算当不了‘太宗’,至少也能争一争‘高宗’的庙号!

    然而国家接连动荡,内乱、国力损耗。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太子强行要为自己父皇争一个第一档次的庙号,朝堂群臣会同意吗?能服人心吗?

    但如果不争,皇帝和太子的个人形象以及后世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太子刚继位,洪光帝不想让他因为此事和群臣争执,留下隐患,故而主动留下书信,提及自己的庙号。

    有了这封信,太子对群臣,对天下人,对后世人,就都可以交待的过去了。

    平复了一下情绪,太子继续读信:

    “尔自幼聪颖,然谨慎有余而果敢不足。虽能礼贤下士,仍缺容人之量。

    朕走后,叶择安守内,闻人正御外,此二人你须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