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建泳池(3/7)
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唐植桐自认是一块砖,学院让干啥就干啥。
建泳池得有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采用就近取材的原则。
也不知道学院怎么跟相关部门协商的,同意邮电学院拆城墙上的城砖用。
其实不止邮电学院这么搞,早在去年的时候,四九城某高铁厂就是用城墙上的旧砖兴建起来的。
从今年开始,零星的拆除城墙行动,变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拆城墙是勤俭节约的象征,也成了光荣的劳动,更是时尚潮流。
拆城墙的盛况可以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来形容。
不少居民上班之前拆一块,吃饭之前拆一块,睡觉之前还要拆一块。
邻里之间的问候语可能就是:今天,你拆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要够勤快,完全可以用城砖盖个小房子、搭个狗窝啥的。
当然,截止到今年为止,被拆完的只有外城城墙,内城城墙只是小范围拆除,大部分还是健在的。
为了保住内城城墙,某人在几年后会一如既往的据理力争:“拆掉BJ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BJ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
所用理由已经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也有耗费的人力物力的数据。
内城城墙内心是“灰土”筑成,几百年的灰土坚硬如同岩石,拆除费时费力,而且体积颇大,预估有1200万吨,据其推算,用20节车皮运输,需要用85年才能运完。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群众的支持下,这些灰土不足五年就被夷为平地。
邮电学院被允许开采的是西直门北侧的城墙,同学们去附近百姓家借地排车、小推车,有人负责拆,有人负责推到学校,实在没车子的,就一人扛一块,慢慢往学院里运。
城墙的城砖与唐植桐从新火车站兴建时拆迁的住户砖不同,城砖一块有五十来斤,小车推个四块,肩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