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们的不满的冬天(3/6)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陛下会派谁去抢食。
他抬起头来,看了史阐立与桑文一眼,与史阐立略说了说江南内库方面的情况,虽然苏文茂不停地有密报发过来,但范闲还是更相信史阐立直觉上的印象。
内库的出产依然保持着高效率,七叶那几位老掌柜在范闲的大力配合下,逐渐将三大坊的水平,提升到当老年老叶家的水准。范闲心下稍安,自己手头两把刀,一是监察院,一是内库,不论是从陛下的信任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出发,都必须抓的牢,做的好。
范门四子,也只有史阐立一直留在范闲的身边,而像侯季常、杨万里、成佳林这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职司上向上奔斗,有范闲保驾护航,提供金钱支持,再加上三人各自的能力,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庆国朝堂上关键的人物。
“朝廷现在有很多缺,陛下选拔了许多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年龄资历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范闲望着史阐立温和笑道:“呆会儿你给他们三人写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开春的时候,估计朝廷便会传他们入京述职。”
在他的安排中,杨万里应该是要进工部做事,侯季常因为处理胶州一事,立场特别的稳定,深受陛下欣赏,应该会直上两级,任胶州知州,而成佳林这小子,一路顺风顺水,估摸着要知苏州府,倒是最风光的一人。
史阐立微张着嘴,浑没料到当年四位穷书生,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便各自有如此造化,自己真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范闲知晓他心中在想什么,笑着说道:“怎么了”
“资历太浅,不能服众,关键是朝野上下都知他们三人是先生的学生只怕会引起非议。”史阐立很认真地说道。
范闲的眼皮子略抬了抬,嘲讽说道:“死了几百名官员,总是要人填的,哪里来这么多有资历的候补官员也不要说资历浅的话,贺宗纬当年与侯季常齐名,入朝还在季常之后,如今已经有资格入御书房听议难道他的资历够深”
贺宗纬,这是一个让范闲记忆特别深刻的名字,当年在一石居的酒楼上,他便遇见过这位看上去有些忠厚的年轻书生。而就是这个书生,在曰后的京都中,整出了许多事来,比如自己的岳父被迫惨然辞官。
此人本来与礼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