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换别的(3/5)
了许多,脸上皱纹密布,特别是两个眼袋极为醒目。
不过与克拉夫的心力交瘁相比,经历了去年十月炮击议会事件,从而彻底掌握俄罗斯政权的鲍里斯,同样民调下降得厉害,至少不会受到议会的针对,日子算是好过许多的。
“亲爱的安然,你现在窝在马岛享受阳光沙滩,连我这个老朋友都忘记了吧。”鲍里斯的热情似乎高炽得有些令人不安,特别是他眼里闪烁的那种渴望,更是让李安然觉得有一种羊入虎口的感觉。
他的感觉是正确的,鲍里斯现在推行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物价飞涨,社会资源向少部分人手里集中,广大百姓苦不堪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重压下雄心勃勃的鲍里斯的信心受到重挫,加上所谓的寡头崛起,对他的执政指手画脚,影响很大。
李安然为何打心眼里看不起鲍里斯?就是因为这个人野心比能力大,手段又不够狠辣。如果怀柔有用,要军队这种暴力机器干什么。
所谓鲍里斯时代的七大寡头,这里做一点简单介绍。
排名第一的就是联合银行的总裁别列夫斯基,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股东,公共电视台和电视六台的实际控制者
古辛斯基,大桥银行总裁,独立电视台和莫斯科之声电台的实际控制者。
维诺格拉多夫,国际商业银行总裁。
斯摩棱斯基,首都银行总裁。
弗里德曼,阿尔法银行总裁,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创始人。
霍多尔科夫斯基,梅纳捷普银行总裁,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
马尔金,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
这些人聚集了庞大的社会财富,而且控制了舆论阵地,所以对俄罗斯政坛的影响力极大。
只有李安然心里清楚,什么狗屁寡头,无非就是西方资本的白手套而已,正如李安然培植的那些白手套一样,表面风光无限,实际上都要听命于背后黑手的指示。
按照实际财富,李安然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