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8章 先秦:儒家创立(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328章 先秦:儒家创立(4/6)

的。”“通过后天的努力,人人都能成才。”“这里讲的尧舜,并非专指尧舜二帝,而是指成才成功。”“在这个基础上,孟子主张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王也是人,性本善,应该按照善的标准去行仁政,造福千千万万的百姓。”“荀子年轻时就崇拜孔子,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和学习儒家经典,以及从事讲学和著述。”“荀子曾经两度入齐,在此讲学为师,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曾企图说服齐国实行儒家的仁义王道,选贤任能,重用儒者,后离齐去楚。”“中年时他曾到秦国进行政治考察,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惯例,并向秦昭王提出自己的建议。”“荀子善于吸收和批评诸子百家的学说,提出了与孟子完全相对立的人之初性本恶思想。”“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算是儒家学者对君主的一种恐吓。”“早期的儒家思想多是劝说性的,并无很规范系统的教科书。”“但是,有悟性有经验的学子往往都能发现。”“孔孟的学说是健康的,展现的人格是健全的,提出的品行是端正的。”“他们的这种思想没有通过文字完整论述,一般人的确难以理解通透。”“此外,荀子主张礼法并用和制天命而用之,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和发展,与孔子、孟子一起被后世称为儒家三圣。”荀子:我能和孔孟先贤并称为儒家三圣,可见我的思想主张得到了后世人的认可,这就够了。想想他曾经遭受到儒家学子的冷嘲热讽,如今一切都释然了。后世人为他正名,这是给他最大的认可,让他心中的怨气一扫而空。由于他主张儒法并用,成了儒家学子眼中的异类,不受大家的待见。他尽管心中有万般怨言,但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为所动。哪怕那些儒生诋毁他,他也绝不可能妥协,放弃儒法并举的主张。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他不像那些儒生只会高谈阔论,而是切切实实的去秦国实地考察。在见识到秦国的强大之后,他切实感受到法的力量之强大不是其他学派可以比拟的。可他也明白,光有法家思想还不行,还需要儒家的仁爱思想。也正因如此,他把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儒法并举的主张。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王道,可以确保天下长治久安。儒家学子不理解他,但后世的帝王理解他,这才有了外儒内法的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