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父刘玄德> 第344章 陆议改名(2/6)

第344章 陆议改名(2/6)

,一些消息已经暴露了出来,徐琨已经得知打开城西水门的正是陆家子弟陆议,而朱桓眼下更是亲自带领数百部曲助战甘宁。

    “先把人接应回来!”

    徐琨硬生生重新镇定了下来,开始发号施令起来。

    突围是死路一条,这一点不仅徐琨很清楚,徐逸、孙河、徐滂、朱潮等人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眼下能走的路,无非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其他地方的孙策军尽量接应回县衙所在,依托建筑进行布防,然后请求投降,尽力谈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

    对于徐琨的打算,其他诸将悄悄的松了口气,哪怕是孙策的死忠的徐逸和孙河,也明白徐琨的计划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徐逸、孙河并不怕死,也愿意为孙策效死,但他们却不想死的如此轻率,如此毫无价值。

    如果是两军决战,徐逸、孙河肯定愿意为孙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哪怕只是为孙策争得一分胜算都是好的。

    可眼下这个局面,两人也都知道再拖一下,也只是让孙策军将士枉自送命罢了,甚至可能还会引来徐琨、徐滂、朱潮等人的敌视,甚至内讧。

    几人分头行动,徐逸和孙河各带八百本部去接应城东、城南孙军撤退。

    朱潮则带着一千人去支援正面战场,帮助败军稳定战线。

    徐滂则带着剩余的部队固守县衙。

    幸亏徐琨决断及时,最后只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将所有军队撤回到了县衙附近,依托县衙,武库、粮库等要点组织起了一条脆弱的防线。

    “徐琨请降?”

    刘封军自各个城门入城,两万余人的大军已经将三四千徐琨残部团团包围。

    在刘封一边调整部署,准备新一波攻势,一边准备派出劝降使者的时候,徐琨居然主动派人乞降来了。

    “带他上来。”

    刘封本就打算派人劝降,结果徐琨主动来乞降,那使者肯定是要见一见的。况且总攻的部署还在调整,而且士卒也需要时间休息,补充水分,恢复体力。

    来乞降的人正是徐琨的亲军统领徐滂。

    他带来了徐琨的亲笔书信,被顾雍转交到了刘封的手里。

    徐滂交了书信之后,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