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父刘玄德> 第202章 宁可罪袁不罪曹(2/7)

第202章 宁可罪袁不罪曹(2/7)

赖以为成就昭烈的就两个字,仁德!

    原时空历史里,他救孔融是为了仁德,救援徐州也是为了仁德,收容吕布还是为了仁德。在襄阳城下,拒绝诸葛亮奇袭襄阳城,控制刘琮的计策依旧是为了仁德。

    刘备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刘璋,这也是他亲口承认的,并且以此为自己德薄的证据。

    可在入蜀之前,刘备真的是仁德了大半辈子。

    刘备之所以死攥着仁德不肯放,那是因为他只有这一面旗帜了。

    没有家世,就让世家子弟、名门大族看不上他,没有恩主,就使得旧有体制内的高官们看不上他。

    因此,他只有靠着仁德这一点来吸引寒门子弟中的精英投奔他,以及如陶谦这样的失败军阀来笼络他。

    这也是刘备喊着每与曹反事乃成的真正本意。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功能,摆脱红海竞争。

    表面看起来,刘备克老大,跟谁克谁。

    可实际上的真相,却是刘备性价比极高,大家都爱刘备牌门房大爷。

    因此,如果刘备今天不帮张邈,那么他仁义的牌坊就会崩塌,原本跟随他或者想要来投奔他的寒门精英们也会感到失望。

    一个计较利益胜过仁德的刘备,拿什么去和袁绍、曹操相提并论,并驾齐驱?

    你有他们的家世名望,门生故吏吗?

    刘备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他的仁德确实是真的,因为直到入蜀之前,他每到一处,不论自己的处境多艰难,但想的总是能为百姓们做点实事,这也是为何平原、豫州、徐州以及荆北的百姓总是怀念刘备的原因。而且刘备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有记载从来不曾屠杀百姓,洗劫城池的军阀。

    即便是入蜀攻陷成都,那也是用府库的钱财赏赐军队,并没有直接开抢。

    可他的仁德也是刻意而为的,是为了避开袁绍和曹操的强势红海区,专精自己的新赛道,也难怪能最终成就大业。

    因此,刘备在张邈这个问题上,他其实是没有拒绝的余地的。

    既然无法拒绝,那与其把兵马给张邈糟蹋,不如尽量尝试做的更好一些。

    “父亲,我看与其借兵给张邈,还不如由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