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三贤献策(2/7)
绍破盟了。
既然如此,不如和袁绍一起分了它,如此一来,孔融的北海一国也将会被徐州包围在中间,日后甚至可融为一体。
北方有了青州这么大片的缓冲区,琅琊郡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
不能不说,陈登的战略是非常有眼光的,也极具可行性。
而且刘封相信,袁绍那边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如此一来,了结了青州战场,袁绍就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对付公孙瓒了。
刘封记得很清楚,今年袁绍对公孙瓒的战绩可是相当难看。
在鲜于辅等人的帮助下,先大破公孙瓒,可结果却迟迟拿不下公孙瓒的根基,最终粮尽而退时,被公孙瓒追击大破,尽失辎重。
袁绍这次损失可是相当惨重,最能打的鞠义军还损失过半,这可都是百战精锐。
更惨烈的是,辎重居然尽数丢光,这里面可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大量的甲胄、军械、以及大车。
这些损失比起百战老兵的损失更让袁绍心疼,毕竟部曲是鞠义自己的,而装备盔甲却是他袁绍辛辛苦苦攒出来的啊。
打完之后,袁绍又开始犹豫起来了,竟然想要和公孙瓒议和,只能说袁绍对公孙瓒是真有阴影的。
历史上最后公孙瓒灭亡,真就是他本人疯狂到找死的地步了,而不是袁绍真能打败他。
而袁绍直到公孙瓒自焚的建安四年年初,都想要和公孙瓒议和,而不是彻底扫灭对方,可见白马义从的威名之烈。
不过刘封觉得,至少今年袁绍的求和,除了白马阴影的效果外,还是有一些缓兵之计味道的,他吃了大败仗,要是公孙瓒趁势重新反扑,那乐子可就大了。
毕竟大半个冀州原来可是支持公孙瓒的,袁绍才是后来者。
只是袁绍也想不到,公孙瓒眼下也已经没有反击的力气了吗,他的求和反倒是又暴露了心虚的底子。
放下陈登的帛书,刘封又拿起了另外一封。
这一封是建议刘备抓住机会,往西发展,可先行占据鲁国、沛国这两个郡国。
刘封笑了,这必然出自陈长文之手。
陈长文在帛书中认真分析了局势,认为不论是北上青州,还是南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