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 第919章 第一堂课(2/6)

第919章 第一堂课(2/6)

一种对生命敬畏、对自然感悟的态度!”



    “这门课,我希望带大家走进的,不只是古老的典籍,更是那字里行间、针起针落之间,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中医之魂!”



    话音落下,教室内一片寂静。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经久不息!这掌声,是对新起点的致敬,是对传道者的敬重,更是对那根银针所承载的千年智慧与济世精神的向往!



    “小陈讲课,总是能别开生面。”康兴朝笑着道。



    去年陈阳的课,康兴朝还记忆犹新。



    陈阳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双双被点燃光芒的眼睛,脸上露出了温和而坚定的笑容。



    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陈阳,很清楚,也只有这一群炙热的学生,才是最诚挚,最洁白的一群人,因而陈阳选择开设这么一门课程,培养学生们的中医思维。



    雷鸣般的掌声渐渐平息,教室里两百多双眼睛,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紧紧追随着讲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



    陈阳手中那根细长的银针,在秋日斜照进来的阳光下,闪烁着内敛而坚定的寒芒。它不再仅仅是金属,仿佛成了连接古今、沟通师生的媒介。



    “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阳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让原本因拥挤和兴奋而有些躁动的空气沉淀下来。



    “但于中医而言,这‘器’,不仅仅是这针、这药、这方......更重要的,是驱使这‘器’的‘道’——那便是思维。”



    陈阳放下银针,目光扫过前排一脸专注的墨浩博,掠过后面或好奇、或期待、或略带审视的面孔。



    “《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不讲如何治病,却大谈特谈上古之人的生活方式、精神境界。为什么?”



    陈阳抛出了问题,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留白,让思考在寂静中发酵。



    几秒钟后,陈阳自问自答:“因为它告诉我们,理解疾病,首先要理解生命本身!理解生命如何与天地、四时、万物和谐共处,理解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