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459章 乙巳胡乱之八旗制度与辽东百姓的苦难(2/5)

第459章 乙巳胡乱之八旗制度与辽东百姓的苦难(2/5)

后改为“牛录章京”,意译为“参领”,一甲喇下辖五个牛录。



    甲喇上面一级则是“固山”,这个固山意译就是“旗”的意思,旗主也被称之为“贝勒”。在满清早期“贝勒”是一个职务,在后面贝勒逐渐演变成王爵之下的一个爵位。



    旗主贝勒之下是“固山额真”,后改为“固山章京”,意译为“都统”。八旗都统还有若干副都统协助,即“梅勒章京”。



    八旗编制里面一个甲喇一个参领,一个牛录一个佐领,这些中下级的职位的固定的。



    副都统、都统这两级的职位并不固定,有的时候可能同时存在好几个,就连旗主也有的时候同时存在两个。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八旗编制就会发现这和明朝的卫所制有很大的相似的之处。



    牛录额真相当于是卫所里面的百户,甲喇额真相当于是卫所里面的千户。



    梅勒章京相当于是卫所里的指挥佥事,固山章京则是卫所里的指挥同知。



    至于旗主贝勒则是卫所里的指挥使了,而东虏的大汗则可以与明朝的都指挥使对应。



    早期的八旗编制一个旗总共是七千五百户旗丁,而明朝一个卫所五千六百户军户,两者之间差别不大,说八旗一个旗等于明朝一个卫倒也对应的上。



    在八旗制度下只要是牛录管辖之下的旗户都是旗主和大汗的奴隶,如果大汗需要,所有成年的壮丁是都可以征召上战场打仗的。



    所以有的时候别看东虏人口少,但是东虏全民皆兵,虽然只有六万户,但是极限动员的话拉个十几万兵出来不是问题。



    古代没有计划生育每户不可能只有一个男丁,八旗的旗户一家最少也得是两个以上的男丁,所以这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族群可以拉十几万兵出来。所谓“全民皆兵”便是如此。



    明朝这边真要进行极限军事动员,也是可以在一省之地拉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兵出来的。



    可明朝这边有一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制约了明朝的动员能力,壮丁好拉出来,可这些拉出来当兵的壮丁吃什么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