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买椟还珠(3/4)
六个富贵逼人的银南瓜,还有一箱美玉珍玩,六十件份量不轻金器。
大夏的冶炼技艺逐年提升,炼银技艺很发达,早在陆缺受困锁龙镇的时候,银两已经作为民间的主要货币之一,但是炼金技艺自始至终没有跟上,金矿数目相对也要少很多,以至于金器到如今都比较稀罕。
倘若不稀罕的话,白湛也不会买大金镯子戴…
涂三姑的灵识延伸到银库内部,看着雍容华贵的金器,眼眸里闪过微光,自言自语道:“陆缺还真是挺阔绰的。”
她看了片刻,转身离开,跨过贯通三桥镇南北的斑驳石桥时候,陆缺恰好划着乌篷船从桥下经过。
目光一触。
涂三姑率先开口道:“陆大哥,吃饭了没有。”
“送完这两位客人再吃。”
“用不用我给你捎点?”
“家里留的有。”
说了两句,各走各的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缺载着两位客人前往梅县县城,是两位贩卖丝绸的外地人,大夏雅言说的很不怎么样,很多话陆缺听不懂,因此没跟他们攀谈。
陆缺自顾自划着船,心里思量,锁龙镇的老木匠是朝廷敕封的归仪至圣,九溪学宫又以教化天下为己任,怎么不在普及大夏雅言上多下点功夫,各州百姓都操着一口地方方言,交流起来真不方便。
在普世方面,九溪学宫终究还是不如参合宫,参合宫杂役堂研究出来农具,每各一段时间都会下放到世俗,提高民间的耕织技艺,尤其是农耕。
一路瞎琢磨着,把客人县城渡口,陆缺停船靠岸,快步走进县城,去酒坊买酒…如今他在渡船行也混熟了,可以停在三桥镇渡口揽活,但其他船夫愿意给他腾个位置,也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偶尔送点酒什么。
而快步进城,则是因为渡船停在县城渡口,要交停船费,按时辰算钱,半个时辰就得五十文,除了即停即走,不满半个时辰也按半个时辰算钱。
反正在世俗,哪儿哪